首页—正文
分享到:
儋州古盐田晒出“朝水夕钱”
2024年04月10日 10:30 来源:南国都市报

 儋州千年古盐田。(记者 李昊 摄)

  从海口出发,沿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一路向西。到洋浦,古盐田外,盐田村民从锅里热腾腾的粗盐堆中,掏出盐焗鸡、盐焗蛋等美食,端给一旁早已食指大动的各地游客。不远处的海边,像砚台般的晒盐槽星罗棋布。

  晒盐,这门手艺在千年以前,就是当地人的看家本事。得天时与地利之便,海南先民用智慧与汗水开创的“沙漏淋卤晒盐法”,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一方方黑色玄武岩制成的盐槽,一片片迎送潮水涨落的盐田,穿越千年,诉说着海南人与大海的故事。

  南国都市报记者 周静泊

  翻着族谱细数,传到谭政这一代时,谭家晒盐,已传了58代人了。

  “唐朝末年,我们的祖先就从福建莆田南下,到儋州盐田村安家,已经有1200多年了。”时至今日,谭政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晒盐技艺传承人。过去,制盐技艺的传承,只通过宗族继承的方式进行,但现在,谭政收了一帮学徒,把传家的技艺手把手教给徒弟。

  耕盐田、纳潮水、晒盐泥、收盐泥、制卤水,再晒卤成盐。听谭政总结晒盐的步骤,不过寥寥数语,但实际操作起来,则各有各的巧思和诀窍。

  盐田村的盐田,散落分布在近海的滩涂上。涨潮时,海水就会顺着引水沟渠流入盐田,浸透田中的盐泥。

  在距今大约6500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第三纪,一系列剧烈地壳运动,在海南岛与大陆之间撕下裂口,海水流入,形成北部湾和古雷琼海峡。随后千万年的漫长岁月中,雷琼海峡内的火山并不“安分”,地底的玄武岩浆喷发、遇冷凝结,在琼北留下了大片玄武岩地貌。位于海南岛西北海岸的儋州,就是海南玄武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经过千万年的海蚀与沉积,玄武岩地质沉积成沙红土。这种土壤保水性差,不适合种庄稼,但却能很好地吸收盐分。盐田中的盐泥,就是它。

  潮水退去后,谭政就会带着盐工们,用木质的短耙,像给农田松土般,将盐泥翻起,让阳光暴晒。

  在海南人的制盐过程中,太阳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相对海南其他地方而言,儋州炎热、干燥、少雨。充足的日照加速海水蒸发,大大提升了晒盐的效率。

  经过暴晒,饱含盐分的盐泥会被盐工搬运到过滤池。过滤池的木架上铺了几层茅草,底下是用火山岩砌成的蓄卤池。盐工把盐泥铺在茅草上夯实,不断浇灌海水冲淋,溶解盐泥中的盐分。茅草把泥沙留在上层,滤出的卤水就流入蓄卤池。经过反复过滤,卤水浓度不断提高。

  “盐田旁边有种随处可见的灌木,叫‘黄鱼茨’。折一段它的枝条,丢进卤水池,如果枝条漂浮起来,那就意味着卤水制好了。没浮上来,就是还不行。我们的祖先很聪明。”谭政说,卤水制好后,就要用桶运到晒盐槽上,暴晒成盐。

  走在盐田间,一个个形似砚台的石质晒盐槽是最“吸睛”的“显眼包”。

  这些黑色的盐槽均是由玄武岩制成。岩石表面大量的孔洞,可以增加表面积,利于通透水汽,但孔隙大小又不足以让水分蒸发后留下的盐粒穿过,使其得以留在盐槽台面上,成为盐工的劳动收成。

  不过,可别以为这些疏松通透的玄武岩是个“软柿子”,面对海风与海水的侵蚀,能耐酸碱、抗腐蚀的它是块“硬骨头”,制成的盐槽被一代代盐工传用千百年,成为海南先民制盐技艺的不语见证。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能产盐的地方远不止海南。不过,和其他沿海地区“煎煮成盐”的方法不同,古时儋州峨蔓、洋浦等地的盐民巧用天时与地利,用日晒节省煮盐所需的人力与燃料,在生产力低、燃料相对不易获取的古时候,这种“沙漏淋卤晒盐法”在低能耗的情况下实现高产出,留下了“朝水夕钱”的美誉。

  而到了制盐早已实现工业化的现代,这片海与岩石、这些盐田与村落,这群人与他们手中的技艺,已经成为中国制盐技艺的“活化石”,让今人得以瞥见,千年以前人类智慧与天地擦出的星火,何以照亮琼崖先民前行的道路。

  监制:周元

  策划:纪燕玲

  执行策划:敖坤 刘仕利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