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澄迈大批福山青年人投身咖啡产业 为咖啡产业“提纯”
2023年11月06日 11:37 来源:海南日报
王世贤检查咖啡树的生长情况。 记者 高懿 摄
王世贤检查咖啡树的生长情况。 记者 高懿 摄

  澄迈大批福山青年人投身咖啡产业,为咖啡产业“提纯”

  咖啡豆里的家乡味

  ■ 本报记者 高懿 通讯员 王家专

  “要的就是这个味道。”11月1日,在澄迈县福山镇一家名叫“徕福昌”的咖啡小店,从北京回乡发展的张海海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爱不释手,因为这就是他印象中的家乡味。

  在澄迈福山,咖啡味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家乡味。

  这个味道有个前提,必须是产自福山的咖啡豆,因为福山豆优秀的味蕾表现,吸引不少福山青年人投身咖啡行业,他们不断探寻福山豆味道的“矿山”。

  作为参加省内外各类咖啡比赛获奖最多的福山人——王世贤也是其中这群青年中的一员,他家的店面因为面积小只摆了几张桌子,但墙上挂满了他参赛所获的奖状。

  过去6年,王世贤始终在努力还原福山豆子本身所具有的风味,这个味道也是他认为的家乡味。

  “我们这里的土地适合种罗布斯塔咖啡豆,种出来的品质非常好。”王世贤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罗布斯塔咖啡豆是当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咖啡品种之一,也是澄迈福山的咖啡种植园传统种植品种。

  要做出味道纯净的家乡味,就必须种出好的福山豆。

  “我的每株咖啡树,每月要修枝两次。”这是王世贤每天得往咖啡园跑的原因,工作量远比一般种植方式大。

  2017年,他刚开始改良咖啡种植方式时,其家人并不是很理解,认为太费劲了,而且别人的咖啡园枝繁叶茂、树干高挺,自家的咖啡树却个头矮小、枝条稀疏,在外人看来甚至认为是营养不良。

  但王世贤坚持了下来,因为他认为老枝才能结出高品质的咖啡豆,并且采用有机的种植方式,不用农药和化肥,只施用有机肥。这种新种植方式要控制咖啡树个头,除了保持单一主干外,只能留下一定数量的老枝条。

  “这样打理,咖啡树才能够把充足营养供应给老枝。”王世贤从老枝条上摘下一棵成熟的咖啡豆掰开接着说,“这老枝上结出的咖啡豆颗粒饱满,果汁浓稠,品质非常好”。

  有了好的咖啡豆,怎么才能更好地“提纯”?王世贤从晾晒阶段便开始追求“纯净度”

  “以前的咖啡豆是用大铁锅炒,这种工艺对炒豆人的手艺要求很高,而且受热难做到均匀,容易出现杂味。”王世贤认为,好的咖啡一定是高纯净度的,福山豆本身品质很好,确保高纯净度才能充分呈现咖啡豆的风味。

  为了提高纯度,王世贤在咖啡晾晒阶段就着手,专门搭建了晾晒架,不让豆子接触地面。“此前,我也将摘回的咖啡豆放在地面晾晒,但这样烘出来的咖啡会带有土腥味。”王世贤说,这种味一般消费者可能不会太在意,但它是专业人士评判咖啡豆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除了土腥味外,咖啡中还会有其他杂味,例如浊味。“出现浊味的原因一般也是在晾晒阶段没有做好管理,出现豆子发霉等情况。”王世贤称,他们在架子上晒晾豆子,通风性比较好,能够减少豆子的发霉,并且晾晒时还会及时剔除坏豆子。

  从种植、采摘到晾晒,都可以看到王世贤在咖啡上所倾注的热情、汗水和专注。如今,王世贤自种自烘的福山咖啡豆在当地已经有些名气,一斤卖到300多元,是一般豆子价格的两倍,而且供不应求。“我种植规模只有30亩左右,现在的产量不多,豆子一出就被人订走了。”王世贤说。

  如今,福山镇上有不少像王世贤这样热爱咖啡的青年人,他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分享,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与探索,再加上福山优秀的自然条件,才得以让福山的咖啡名气长盛不衰,延续下了福山人的咖啡情结和那份“家乡味”。

  (本报金江11月5日电)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