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全省民政系统将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与百姓共享
2021年07月01日 09:38 来源:海南日报
 2021年6月19日,在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党员林志祥和受助人员在阅览娱乐室下棋。
 2021年6月19日,在海南省救助管理站,党员林志祥和受助人员在阅览娱乐室下棋。

  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安,则民心顺、天下稳、国运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海南迎来新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海南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始终心系民生,加强民政基础工作,扬优势,补短板,把一项项民生新政贯彻落实落细,让民政工作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也为特殊困难群体送去关心关爱,让基层治理与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驻足回望,三年多来,全省民政系统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确保了百姓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也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自贸港建设增添了亮色。

  兜底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事关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局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局。

  这是一场必胜的战斗!近年来,省民政厅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责使命,注重优化社会救助政策供给,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织密扎牢兜底保障安全网,取得积极成效。

  出台“两项制度”衔接、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系列制度文件,形成多层次、立体式、衔接紧、网底密的兜底脱贫格局。2018年以来,连续4年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全面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用足用好“单人户”纳保政策,为贫困群众兜牢兜住了民生底线。

  与省扶贫办联合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依托全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和扶贫系统平台进行数据比对,以“老、病、残”为重点筛选疑似需要兜底保障的人员名单,指导市县根据名单逐户逐人摸底排查。运用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等保障措施综合施救。截至2020年12月底,共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5万户6.87万人纳入低保或特困进行兜底,将2.3万特困人员全部纳入照料服务范围,按时为全省15.31万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有效履行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职责,我省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3年评为优秀等次。

  积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建立海南省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协调机构,召开省级社会组织脱贫攻坚推进会,依托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对接资源,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行动。自2018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381家社会组织在扶贫、救灾、助学等领域共投入资金约5.27亿元,开展项目616个,受益人数达90万人。

  暖心 基本民生保障工作扎实有力

  兜底保障,是守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倾听困难群众心声、解决困难群众难题的务实举措。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3年多时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创新政策制度、优化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民政事业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出台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和专项救助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形成低保、特困、城乡低收入家庭梯度救助格局,有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截至目前,共将边缘易致贫户1673户6175人认定为低收入家庭,将边缘易致贫户1144户3313人纳入低保,对937户次3786人次实施临时救助。优化社会救助服务,建立社会救助主动发现、贫困预警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在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街道龙舌坡社区长者饭堂,老人们正在享受午餐。

  在全省各市县推行低保“一网通办”,制定标准化低保办理流程,省域范围内实现低保申请异地线上办理;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金和供养金“一卡通”发放,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水平。

  在抓好儿童关爱保障方面,健全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2020年为786名孤儿、108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139名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补贴 5700余万元,全省5141名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监护。全省配齐配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3616名,构建家庭、政府、部门及群团组织共同关爱保护的“三位一体”责任体系。

  目前,除三沙市以外,省、市县均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在海口、三亚、儋州等地打造“养治教康+社会工作”一体化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全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20个,提升关爱保护能力水平。扎实开展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全省共组织宣讲3219场次,共8.3万余人次参加。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同享一片蓝天·相伴快乐成长”和“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走访慰问儿童福利对象2100余名,提高广大务工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关爱技能。各市县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夏令营、第二课堂、志愿服务、心理辅导、个案帮扶等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积极加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建立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跨省返乡协调督导机制,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落实救助管理机构街面巡查救助制度,利用DNA信息比对、人脸识别和“互联网+”等手段开展救助寻亲服务,海口、三亚、琼海、昌江等市县建立了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在琼落户工作机制。去年以来,全省办理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212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629人次。

  抗疫 筑起疫情防控“防护墙”

  疫情就是命令,时艰更显担当。民政服务机构包含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殡葬服务机构、婚姻登记机关等等,服务对象多为老弱病残障等易感人群,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

  全省启动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后,民政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省民政厅党组先后12次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精神,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了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细化出台了11个方面41条疫情防控应对措施,确保民政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制定下发养老、儿童、社会救助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指南,确保全省537家民政服务机构“零感染”,彰显了民政担当。

  各级民政部门坚持把投身防控疫情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主战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冲锋在前,组织8万余名城乡社区干部、社区专职工作者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切实做到了严防死守、无私奉献。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省593名社会工作者和7297名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服务群众达18.8万余人次。开设心理援助热线20条,服务群众2762人次。

  与此同时,广泛宣传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精神,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将2.48亿元捐赠款物及时拨付给抗疫一线。

  在全面做好各类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的同时,海南省民政厅注重加强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疫情期间,省民政厅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出台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九条措施,对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低保和临时困难救助,发放救助金3000万元,保障了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省托老院、海口市民政局、三亚市社会福利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托老院总护士长邓颜梅、海口市秀英区秀英街道秀中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陈俊清等13人分别被评为先进个人或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

  活力 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

  社区是社会基本单元,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目前,全省建成18个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首批66个乡镇(街道)社工站,规范推行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23+N”和社工站“1+1+5+X”服务体系,打造方便快捷、专业精准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切实让基层治理上台阶、社区服务提质量、居民群众得实惠。

  省民政厅起草、修订海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工作方案及规程,会同省委组织部筹备召开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会议、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建立重点难点村台账,全省3196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完成。

2021年1月7日,在屯昌县坡心镇加买村, 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为困难老人许加成和妻子送棉被。
2021年1月7日,在屯昌县坡心镇加买村, 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为困难老人许加成和妻子送棉被。

  健全“一核两委一会”乡村治理机制,全省实现“村务协商会”全覆盖,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进农垦社会职能属地化改革,在垦区51个农场(单位)设立95个“居”,印发村(居)委会依法履职和协助政府工作“两个事项指导清单”、农垦居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工作事项指导清单系列文件,社区治理与服务制度日臻完善。

  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凝聚基层干事创业热情和向心力。作为社会治理多元化主体之一,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强化社会自治的基础。省民政厅积极促进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设立省级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孵化基地、党建服务中心,深化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完善行业协会商会法人治理结构。

  推进“互联网+社会组织工作”,完善社会组织47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梳理和规范登记办事指南,实现社会组织登记网上申报及信息共享。

  在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服务方面。创新“互联网+界线管理”新模式,研发海南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系统,扎实抓好县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联检界线425条、7514公里,界桩1595个,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重新绘制出版《海南省行政区划图》,建成海南省政区标准地名图集网络地图,提升地名公共管理服务水平。

  解忧 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让每一个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我省积极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建立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全省开展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684个,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探索居家和社区养老新模式,完善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低偿助餐等多样化服务。落实省政府2020年为民办实事事项,全省共培训养老护理员3820人次,实现市县全覆盖。

  深化绿色殡葬改革。建立省、市县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全省配备村(居)殡葬信息员3123名,形成绿色殡葬改革合力。补齐殡葬基础设施短板,先后投入3.7亿元,高定位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市县级公益性公墓全覆盖,拓展建设镇级公益性公墓,殡葬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大力发展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坚持省市联动,开展中华慈善日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系列宣传活动,去年慈善日活动当天共募集善款800余万元。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和“三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省级社会工作人才奖评选,大力培育和发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禁毒等社区志愿者,全省实名注册志愿者达到114万人。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慈善组织85家,其中省级67家,市县18家,慈善组织数量比2018年增加了32%。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以来,全省慈善组织、基金会共接收社会捐赠款14.58亿元,支出善款14.22亿元。

  2020年,全省投入186.2万实施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为市县培养、选派79名社工人才,去年以来全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增长至93家,增长率为32.8%。

  党建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

  过去三年多时间,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开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主题实践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采取有力举措不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效。

  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全面梳理民政领域廉政风险点,建立完善内控机制,精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规范救助、福彩公益金等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干部队伍。

  深入推进模范机关、文明机关创建和支部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集中观看民政部“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争做新时代民政孺子牛”主题宣讲视频,广泛学习张富清、黄文秀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动事例。

  强化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设置了“六个从严”和“算好人生七笔账”廉政文化宣传墙。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精心组织廉政党课和廉政警示教育活动。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民政厅采取有力措施深化学思践悟,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作风整顿建设深度融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心组学习计划,厅党组11次组织党史集中学习,真正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5月16日至29日,结合全省民政系统党员干部建设自贸港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分2期开展党史专题培训,邀请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作党史专题讲座,组织党员干部到嘉兴南湖开展实地见学,从红船精神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资源中蕴涵的红色基因,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孕育新希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海南民政将勠力同心齐奋进、砥砺前行再扬帆,乘势而上、担当作为,共同推进海南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版撰文/刘超 肖海军 本版图片/阮琛)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