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宾兴之举 福荫学子(2)
2018年03月05日 17:00  来源:海南日报
 清末文昌籍书法家潘存热心乡土教育事业,牵头创建溪北书院,带头创捐宾兴事业,是他晚年为家乡文教做的两件大事。
 清末文昌籍书法家潘存热心乡土教育事业,牵头创建溪北书院,带头创捐宾兴事业,是他晚年为家乡文教做的两件大事。

  文昌后来居上

  “宾兴最盛”

  道光六年(1826年)登科的文昌进士云茂琦(1791—1849),当过江苏沛县、六合县知事和江宁督粮同知、江防同知等职,此后不恋仕途,1844年乞养回籍,次年受聘主讲琼台书院,致力于家乡的教育和安保事业,1846年至1848年间还一度组织文昌群众抗击海上“艇匪”。

  回溯“宾兴”的原初目的和人才的选举发现,云茂琦在《同文社宾兴序》中写道:“推其意,并不以势位相艳,爵秩相角,而一意于讲道论德,磨钝砺节,内之重则外自忘,落其荣,斯实之存……独是三古而后,乡举、里选之法废,汉晋下荐剡盛行,时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至隋炀始设进士科,唐武后复加殿试,后为定制,天下英雄尽人彀中矣!”

  云茂琦寥寥数言,勾勒了我国历代人才选取方式从“乡举”到“荐举”再到“科举”的演变,虽然科举不如乡举那般客观和注重人才的内在品质,但总比拉帮结派式的荐举公平得多。

  1847年,老家后学邢煜斋创立“同文社”,四处游走劝捐,以资助参加春闱和秋闱(乡试和会试)的士子,“余思吾邑宾兴最盛,今煜斋又鸠集近邻,数月蒇事,志力既奋,必有嵚奇瑰伟之士,起而应之……”

  查阅云茂琦传世的《阐道堂遗稿》,为宾兴撰写的序文就有7篇之多,虽然大都是勉励和期许之辞,却足见他的威望和对教育公益事业的关注。正是有了像云茂琦这样的科场先辈和名士的参与和推动,才使得文昌的文教事业恰如其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叶霖嘉
相关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