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侨务传真—正文 分享
端午浴兰祈安康
2023年06月19日 12:46  来源:海南日报

  文\本刊特约撰稿 杨江波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在海南又叫“五月节”,因民间有端午采草药煎水沐浴的习俗,也有人称端午节为“浴兰节”。自古以来,海南人过端午延续着草药浴的风俗,还由此衍生出颇具地方特色的“洗龙水”。

  草药浴

  沐泽芬芳,清热解毒

  端午节草药浴的历史十分悠久,西汉《大戴礼记》载:“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兰,香草也。”古人“浴兰”多以香草为原料。

  在端午节这天,古代海南人多用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水洗浴。海南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明代正德《琼台志》提到,农历五月初五,“男妇系香袋,儿女彩索缠臂,涂雄黄,饮昌阳,带艾悬门,采百般花草相斗以较输赢,取菖蒲及百卉有芬气者浸水,供余饮浴”。清光绪《崖州志》记载: “(端午节)又采芦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体。”

  时至今日,端午节系香袋、彩索缠臂、涂雄黄等习俗在海南已难得一见,不过草药浴却流传了下来。选择什么草药煎水,虽有一定的历史传统,但琼岛各地的人们也很会就地取材,创造自己的独家“配方”。

  居住于儋州一带的客家人,一直有端午洗草药浴的习惯。客家人称之为“洗簕药”或“洗簕草”。每年端午节前几天,有些人家会上山采集草药,也有人去集市上买。集市上的草药种类很多,价格也便宜,不同人家的选择会有些许差异,野菠萝花、金银花藤、灯笼草、大红花、大风艾、猪笼草、油茶叶是比较常见的品种。端午节当天下午,家家户户用大锅煮“簕药”,煮好了先给孩童洗浴,然后轮到大人。

  过去,在琼海的一些村庄,人们喜欢在端午节的前夜去打井水,然后将水放在离开地面的地方,如桌子上、灶台上。端午节当天,再将野菠萝花、槟榔花、海棠花等气味芳香的花草泡在水中,或用井水在大锅里煎煮这些花草,以擦拭身体,这种习俗被称为“洗无根水”。

  在海口的一些村庄,流传着类似的洗草药浴的习俗。端午节当天,村民将提前准备好的艾草、菖蒲、鸡屎藤、龙船花、灯笼草这5种草药,一起放入大锅中煮草药水,让家中的孩童洗浴。

  草药浴自古流传至今,与民间的认知有关。民间有谚语云:“善正月,恶五月。”古时,人们认为农历正月多吉瑞,而农历五月处于炎热的夏季,多雨潮湿,蚊虫孳生,人体容易染病,艾草、菖蒲等草药,多有清热解毒之效,用于浸泡或煎煮以沐浴,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

  洗龙水

  祈求健康,期待美好

  海南人不仅在家以香草浸水洗浴,还会外出在自然水域“洗龙水”。

  端午节当天,海南人把河水、海水称为“龙水”,所谓“洗龙水”,也就是在这一天到河里、海里洗浴。在三四十年以前,每到端午节,无论家门口是否有井,许多海南妇女都要去江河里挑水,有人甚至赶着牛羊、带着宠物到江河里饮水,只为沾一沾“龙水”,图个祛病消灾、吉祥如意。

  海南沿海的一些村庄,端午节当天清晨,男女老少都要到海里洗浴,并用海水擦拭眼睛,谓之可以明目、祛眼疾。去海边“洗龙水”的时辰颇为讲究,最好是在天亮以后、日出之前那段时间赶到海边,宜早不宜迟。按照老人们的说法,去得越晚,“龙水”越不灵验,有的地方的人甚至认为,太阳出来后“龙水”会立刻失效。

  在珠碧江儋州段沿岸的一些村庄,人们将“洗龙水”称为“洗金甲乌”。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金甲乌”会在端午节当天来珠碧江游泳,大家在这一天清早泡一泡水,沾一沾“金甲乌”,也就是“洗金甲乌”,可以剔除病疠、健康长寿。考虑到安全问题,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河里游泳,就会清早从井里打一桶水让孩子洗身体,同样称之为“洗金甲乌”。因为在传说中,“金甲乌”可以通过泉眼来到水井中。

  海南人“洗龙水”,蕴含着祈求安康、期待美好的寓意。时至今日,“洗龙水”已成为一项具有海南特色的民俗活动,参与者不仅有海南本地人,还有不少外地游客。每年端午节,在海口假日海滩、三亚大东海、澄迈盈滨半岛等滨海地带,经常可以看见万人共“洗龙水”的壮观景象。许多人也不讲究洗浴的时辰,只要到海边玩玩水,体验一把清凉,就觉得找到了过端午的仪式感。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