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中新社记者走访海南渔港:情怀不老 气象更新
2018年10月12日 06:20  来源:中新网海南
清晨,在昌江海尾港忙碌交易的渔民。骆云飞摄
清晨,在昌江海尾港忙碌交易的渔民。骆云飞摄

  中新网海南新闻9月16日电 题:海南渔港:情怀不老 气象更新

  中新社记者 王子谦 洪坚鹏 王晓斌

  凌晨时分,位于海南西部的儋州白马井渔港格外热闹。儋州创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锦菊在码头上联系渔船,预订即将回港的北部湾红鱼。不远处,年过六旬的蔡玉平也格外忙碌,她在抢订刚刚到岸的海鲜。

  吴锦菊、蔡玉平和码头上其他妇女一样,有着共同的名字——白马井渔婆。自古以来,“渔婆”不出海但负责岸上工作。她们头戴斗笠,身穿花格子衬衫,脚穿雨靴,或操着本土方言大声叫喊,或抱着盛满鱼货的大筐等待过秤。

  白马井渔婆是海南渔港的文化符号之一。千百年来,环布在海南岛1800公里海岸线上的大小渔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海洋文化的深刻写照。

  目前海南岛有6座国家中心渔港,7座一级渔港,13座二级渔港和17座三级渔港,其他小港口则难以统计。在这些渔港中,有不少是经历时代变迁的老渔港。

  海南老渔港情怀依旧。在渔民前往西南中沙从事捕捞作业最主要港口琼海潭门中心渔港,68岁的老船长卢家炳珍藏着已传六代人的《更路薄》。“永兴岛叫做‘猫注’,太平岛叫做‘黄山马’,仁爱礁叫做‘断节’……这是潭门渔民给南海岛礁的标注。”卢家炳说,祖辈古时利用罗盘和《更路簿》出海,“凭借祖辈的航海经验,航行40多年从未迷航。”

  位于文昌的铺前港是伴随明末一场大地震后的陆陷成海而形成。天然避风良港滋养了渔业和商贸业发展。“从明朝起,每年都有成百上千海南人从这里远赴南洋闯荡。”据《铺前镇志》撰写人张光浓介绍,至民国时铺前店铺林立,下南洋的文昌人回乡建起骑楼,一栋栋融汇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至今仍存,成为记录“闯南洋”壮举的历史遗珍。

  陵水新村港是海南省最早竣工的国家级中心渔港。港内的泻湖中疍民浮水筑屋。“200多年前疍民浮海而来,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都是住在船上。”疍家调陵水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郭世荣说,上世纪70年代疍民响应政府号召上岸居住形成“新村”,“后来香港商人引进渔排,渔民们又建起浮动‘渔村’。”

  在海南岛西南端的乐东莺歌嘴,这里曾有“牛车海运”的独特人文景观。“牛”是水牛,“车”即是安装汽车轮胎的二轮板车。渔船出海前,渔民用水牛拉着二轮车为船只拉去渔网等所需物资;渔船回港后,又靠水牛拉车下到浅滩,卸运鱼获。

  海南老渔港历经时代变迁,也呈现新气象。站在文昌铺前港遥望,跨过东寨港的铺前大桥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后将把省会海口和侨乡文昌连为一体。“大桥把两地拉得更近,铺前往日的繁华将会重现,文化旅游也将成为老渔港的新特色。”张光浓满怀期待。

  在潭门,有渔民不再远赴深海,而是把出海距离缩短到了8海里,从事时髦的近海观光业。“公司+渔家”合作模式让渔民王振华有了新选择,如今他每年有渔船租金收入和固定工资,“老渔民洗脚上岸,就在家门口赚钱。”

  新村港拥挤的渔排“城市”里,疍家渔民黄亚领坐在自家门前悠闲地喝茶。“岸上一个家、渔排一个家,现在养的是龙虾。”黄亚领说,近年来“大三亚旅游圈”海鲜消费强劲,“旅游旺季就要来了,希望今年行情一如既往地好。”

  白马井渔婆吴锦菊的海鲜生意越做越大,她每年要收购数千吨红鱼销往全国各地,近年还拓展了韩国市场,学会通过电商进行销售。蔡玉平则看上了“渔婆”背后的文化,她和儿子把“白马井渔婆”注册成商标,通过实体店与网络销售精美的干鲜产品。生意越做越好,蔡玉平却坚守初心,每天凌晨准时出现在渔港码头。(完)   

编辑:叶霖嘉
相关阅读
本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