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旅游—正文 分享
海口骑楼老商号见证丝路海商盛况
2021年04月26日 09:02  来源:海南日报  宋体
修缮后的骑楼老街中山路。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 摄
修缮后的骑楼老街中山路。海南日报记者 侯赛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昂颖

  平坦的石板路,厚实的石拱门,五彩的玻璃,精细的雕刻……走进海口骑楼老街,一栋栋富含南洋特色的驻廊式骑楼廊廊相接,一个个散发历史温度的老字号刻印,让人嗅觅到当年浓厚的商埠气息,依稀感受到往日的熙熙攘攘。

  历史建筑不会说话,却见证着时代变迁。历经百年风雨,饱经岁月沧桑,这些依然矗立的骑楼建筑,就像一部厚重的史书画卷,记录着清末民初海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镇的繁华和荣耀。

  骑楼老街商贾络绎

  1858年,《天津条约》将海口开辟为通商口岸,设立海口海关。随后,英、法、德等国陆续在海口修建了西洋风格的领事馆等建筑,外贸及外国轮船也如潮而至,洋棉纱等洋货源源不断输入海南市场,海口渐渐成为面向南洋的商贸中心。

  民国时期,伴随着海南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逐渐由承载琼州历史的府城转向相对年轻的海口,众多的华侨和国内商人开始在此开店铺,办实业,设公司。于是,以南洋、港澳及沿海地区为主要目的地的贸易往来开始频繁。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地。

  作为当年出发前往南洋的主要港口之一,回乡的侨胞们在骑楼一带买地建楼,办银行,开商行。作为海口早期“前店后铺”商业模式的反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口骑楼老街饱含着浓重的商业气息,代理业、百货业和餐饮业繁荣发展,成为当时海口最繁华的地区。“商铺林立,商贾络绎”,正是彼时骑楼老街商业兴盛的生动写照。

  生意兴隆的“九八行”

  水巷口街,是烙印在老海口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1920年代前后的水巷口街,城中有河,河在街中,河岸是房,船在街中行,不仅是海口市最早的码头和航行通道,更是骑楼老街最为特别的风景。

  当时,水巷口靠近海甸溪,小船可以自由出入,于是,小本生意的“九八行”就盛行起来了。“九八行”也称寄卖行,是当时的一种土特产代理行业,即各县客商带货物上岸后,由代理商行提供场地销售和饮食起居等服务,商贩不用出租金,铺面老板也不用出货款,货物成交后,所得款项由货主和代理行按98:2的比例进行分配。

  清末民初,“九八行”著名的商号当属“梁安记”“云旭记”和“邱厚生”。

  “梁安记”的创始人梁建绩祖居水巷口路,从小被过继给经营小商店的叔父。他用叔父遗留给他的少量资金,经营海口和香江(香港)之间的水产品与日用品,有所积蓄后便在海口市中山路开设梁安记商行。他采取“人舍我取、人取我与”的经营策略,经常派人到定安、屯昌、陵水、三亚、琼山、琼海等地收购槟榔、荔枝干、赤糖等土特产,还在琼山府城开设糖坊、收购赤砂糖。同时,他又与天津、广州、汕头等地商行进行长期合作,把货物销往外地。随着生意不断做大,梁建绩在海口博爱路与中山路购买了十余间大铺宇,在中年时期便成为当时海口赫赫有名的富商。

  “云旭记”创始人云旭如是琼山府城镇甘蔗园人,年轻时从事小买卖。凭着勤俭节约,他积累了大量资财,后来在水巷口开设了商行。他的长孙云昌漠,为人和气,聪明勤劳,承了祖业。云昌漠兢兢业业地经营槟榔、芝麻、赤糖、瓜子等土特产出口,后来扩大经营范围,大量经营进口“洋纱”,盈利丰厚。此后,云家的产业不断扩张,不仅在博爱北路创立“嘉华号”经营布匹,在水巷口开设“尚亦庄”专营汇兑,还设立“同懋号”专营代理,使资产扩大到百万银元。

  “邱厚生”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邱景祥。这是清末民初在海口经营粮业、糖业与土特产进出口业务中资金最多、实力强、规模大的商号之一,地址位于繁华热闹的北门马路(今博爱北路)。后来,又在中山路开设“邱厚生米行”,由于经营得法,生意十分红火。“邱厚生”在商场上和“云旭记”“梁安记”展开角逐,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历经风雨繁华不减

  兴旺的商业为商号带来了巨大利润,也给海口带来了繁华一时的盛况。

  翻看《海南岛志》,可以看到海口1926年独立设市后,骑楼街区的商贸情况:“面积约二十六方里,人口四万五千有奇,有商店六百余间,商务以第一、第二区为盛,而尤以中山路、北门路、四牌楼、新兴街、得胜沙等处最繁荣。”

  彼时的海口老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海口人及各地商旅住宿上泰昌隆、大亚旅店,吃饭喝茶上王昌行、琼南酒楼,看电影到海口大厦的胜利影剧院,看病抓药去天元药店、广惠药行,而爱美的女士们爱逛裕大公司、远东公司等老字号,买上一些时髦的布料……

  1935年5月,当时的琼崖实业调查团对海口商业进行了调查,统计当时在海口共有涉及杂货、五金、九八行(代理业)、织造业、医药业、饮食业、制革业、酱料业等35个行业的572家店铺。其中有“九八行”(代理业)24家,匹头杂货店40家,米谷店65家,洋纱面粉店39家,五金店25家,旅店24家,海味店39家,中西药店38家,侨批汇兑找换店24家,茶楼酒馆12家等。一时间,繁华的海口虽称不上“十里洋场”,却也是商贾云集。

  这里,有一个数据值得记取。自1930年海口市商会成立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商店会员从最初的300余户发展到了1000余户。以“通商情、保商利”为宗旨的商会,在维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同时,还热心助力社会慈善、公益事业,设养子堂、办五行学堂、建惠(爱)中医院、创长春学校、设环海菜市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不愿意参加由日本人设立的“交易协会”,许多商号被迫关门。商业的凋零,使得海口骑楼在经历了数十年辉煌之后,一度沉寂下来。抗战胜利后,运往海口的各县土特产日益增多,由各县农户、商贩组成的许多小型代理行不断涌现,较著名的有“万兴和”“合丰行”“祖安号”等商铺,还有“南华行”“南生庄”等运销商。这些代理行将海南土特产源源不断地销往香港、广州、上海等地,积极向人们展示海口的商业繁华。

编辑:符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