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清明增添更多文明质感
2021年04月01日 07:16  来源:海南日报  宋体

  张永生

  清明小长假将近,很多人将祭扫列入了节日计划。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包括海南在内的全国不少地方都发出了倡议书,倡导人们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并提供各种便利,很及时,也很必要。

  关于清明,《历书》这样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可以说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其中,节气是“天时”,是单纯的自然时间;而节日则属于“人时”,它是社会文化的时间选择。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如果说慎终追远、思亲怀故是根植于中国人心灵的伦理价值,那么,追念逝者、珍视当下,则是清明祭扫的本义所在。正因如此,人们读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宋代欧阳修《泷冈阡表》中的这一深情表达时,常常能够产生共鸣。在对逝者的追怀中,在与逝者的“对话”中,生者的情感得到了表达,心灵得到了抚慰,对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的理解也逐渐升华。

  伸展慎终追远、思亲怀故的情怀,也是认识传统、弘扬传统的过程。古人常说,“道不远人”。很多传统之所以历经风雨沧桑依然生命力旺盛,能够温润人心,就在于它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一方面,传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场景的切换,传统在保持价值内核的同时,也注重吸纳新的内容,接受新的“打开方式”。不拘一格,吐故纳新,适应时代变化,拥抱现代文明,清明祭扫也应如此。

  当然,助推清明祭扫这样的习俗适应新变化,注入新内涵,发展新形式,不仅需要个体积极参与,也需要相关方面发力。这里,注重科技赋能十分重要。有的地方运用数字技术,将逝者生平事迹、影像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编排上传到电脑后台,祭扫者扫描二维码进入链接,就可以进行瞻仰、追思和祭拜。新的祭扫方式因打破了时空束缚,省却了舟车劳顿,为不少人所接受。也有的地方推出了由特殊新材料制成的水溶祭祀用品,其中包括信笺、折叠花等。富有科技含量的用品,因照顾了人们的心理诉求,又对环境十分友好,吸引了祭扫者使用。这些也从侧面说明,送新风入习俗,融文明于祭祀,有很多可以作为的空间。

  “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祭扫,贵在心意、重在文明。“祭如在”,一束鲜花、一篇祭文、一个鞠躬、一刻静思,乃至“云上祭扫”,同样都能够寄托情怀、传递思念。相形之下,焚烧祭品、燃放鞭炮,尽管看起来也符合“传统”,却容易污染环境,不利于健康,也会埋下安全隐患。何况有些高档祭品制作精美、价格不菲,付之一炬,造成资源浪费不说,还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恐怕与“气清景明”相去甚远,与现代文明难相契合。

  回归清明本义,不失祭扫初衷,文明祭扫、绿色祭扫,收获环境之“清”、心灵之“明”,清明也就更有文明质感。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