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日夜》:一部纪录片的告慰与拥抱
2021年01月19日 15:1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宋体

  《武汉日夜》:记录“爱与生死”,一部纪录片的告慰与拥抱

  在多地仍受疫情影响、几乎各省都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观看武汉抗疫题材的纪录影片《武汉日夜》,有一份特别的感受。去年接近春节的时候,武汉疫情暴发,除夕夜前夕,离汉通道关闭,自此开始了长达76天的封城,76个“武汉日夜”,也是76个“中国日夜”,无数人关心发生在武汉的疫情,也关切着全国的抗疫动态,那段时间,永世难忘。

  在大银幕上看《武汉日夜》,有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人们首次可以通过如此大的画幅,更为真切地感受不到一年前发生在武汉的事情。不同的影像,在不同的平台与渠道,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内心冲击,对比无数曾在社交媒体与电视画面中出现的武汉抗疫画面,电影里的镜头,视野开阔了许多,情绪沉稳了许多,但笑与泪、痛与爱,也仿佛被放大了许多。

  “爱与生死”,是电影创作的永恒表达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世界电影人拍摄出了很多经典作品。《武汉日夜》再次重拾这一命题,用简单的手法、对细节进行真实呈现,用温暖动人的音乐,衔接诸多无形的“沟壑”,填补在当时人们可能无法真正到达的现场感缺失,击中了观众内心最为希望了解的几个方面。影片并未面面俱到,但诉求很精确——对“爱与生死”都给出了作为纪录片的无声态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武汉日夜》的第一句台词,是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童声读诗,这是他用录音机,录给住在重症病房里的爷爷听的。他通过录音机给爷爷背古诗,讲述他的生活现状与内心愿望,这种录音方式,是属于这个孩子的“武汉日记”,数段录音贯穿整部电影,同时兼具传递爱与希望的功能。

  医护人员像对待亲人那样照顾每一位病人,“络腮胡子”病人李超的乐观与幽默,住在汽车里的夫妇,两名年轻志愿者领取结婚证……他们的故事,在当时极为紧张的环境下,并没有想象中带有强烈的压抑感,反而给人以轻松应对的印象,这种因为某种力量感才可以带来的轻松,动力来源可以归结于“爱”这个字。

  对于死亡,《武汉日夜》有两处令人难以自控想要流泪的记录,一是护士长苏洁撕心裂肺追随殡仪车,哭喊着要看父亲最后一眼;二是护士隔着栅栏将逝者遗物交给家属,他们的对话简简单单,却震撼人心。这两处记录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在于虽然用镜不多,但还是让人看到了疫情留给武汉这座城市的伤痛。电影所展示的“死亡”,是寂静的,把痛苦默默咽下,继续好好活下去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

  《武汉日夜》给予“生”的篇幅,明显是偏多的,除了病人治愈出院获得“新生”,电影镜头还对准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了额外用心的关注。新生儿是希望的象征,他们的呱呱坠地,能带来欢乐与庆祝,能激发人内心无限的柔情。疫情期间出生于武汉医院的孩童,都得到了更为精心细致的照顾,护士为一名早产儿“搭建”了一种特殊的保护措施,她们形象地将之形容为“鸟巢”。

  没有什么比保护一名婴儿更能让人奋不顾身,尤其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之下。呵护新生儿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武汉日夜》的创作者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们采用了更多这样的画面,把作品的力量感又提升了不少。

  无论这个地球上发生着什么,都没法改变日夜交替、生死聚散,也正是在这铁律一般的轮回中,人们不断地寻找着、追求着、盼望着,并且依靠这种向上向前的愿望走出苦难与坎坷。《武汉日夜》是对武汉一段疫情历史的记录,也是对人在生存方面的坚韧性,进行一次深刻地铭刻。这部作品带来的启发,不会止步于疫情,有心的观众,会从中观察、领悟到更多。

  韩浩月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