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一江水更当共护碧水流
2021年01月05日 08:51  来源:海南日报  宋体

  张永生

  近日出台的《海南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这意味着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我省流域治理保护站上了新的起点,因而受到公众广泛关注。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宋代词人李之仪的这首《卜算子》流传千古,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令人心驰神往。一江碧水流,泽被上下游,现代社会,共饮一江水的人们,除了具有深厚的情感渊源,还有利益共同体关系和越来越多的生态共识。

  水环境治理保护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也牵系着地方发展的“绿色动能”。海南为海岛独立水系,水资源较丰富,雨量较充沛,但降雨时空、地区分布不均;且地形为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部山区丘陵向四周以辐射状流入海。与此同时,海南区域发展不平衡,江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一般都是相对贫困、生态敏感区域。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产品,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要求补偿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下游地区民众要求进一步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也很迫切。因此,进一步明确“谁获益,谁补偿”“谁污染,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着力建立健全奖励达标、鼓励改善、惩戒恶化的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将能更有力地呵护海南的绿水青山,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持续增强民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据的是水环境治理保护的特点、规律,打破的是因属地管理带来的“九龙治水,各管一段”、上下游沟通不畅、工作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体现的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理念。全流域保护,上下游共治,不仅需要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合作,下好“一盘棋”,也需要相关地方因地制宜,管好“责任田”。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流域上下游市县加强沟通、联动,根据省里出台的实施方案,共同拿出更加具体的措施,并努力让补偿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需要相关市县立足本地的特点,找准影响水环境的因素,突出治理的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方方面面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才能尽快建立健全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能用众力,则无难不克;善用众智,则点石成金。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海南自贸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全岛”加身。无论是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贸港建设,还是推动自贸港政策加速落地、红利加快释放,都需要具备强烈的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强化协作分工,激发协同效应。因此,相关市县不妨把加快构建完善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一块重要的“试验田”,努力探索出更多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经验,并注重将之上升为制度,从而为齐心协力推进自贸港建设提供更多的思路、办法。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