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学者琼中盒子书房谈“隐居”:愿为海南出力
2019年11月13日 12:09  来源:中新网海南
图为参与沙龙的嘉宾。洪坚鹏 摄
图为参与沙龙的嘉宾。洪坚鹏 摄
图为嘉宾分享心得体会。洪坚鹏 摄
图为琼中鸭坡村的盒子书房。洪坚鹏 摄

  中新网海南新闻8月17日电(牛晓婷)8月16日下午,伴随着一曲动听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家谈:中国文人的隐居精神和传统”沙龙在琼中鸭坡村盒子书房举办。来自省内外的文化学者、作家、书画家等嘉宾和来自省内各地的书友齐聚,激荡思想、分享心得。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罗一民,江苏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译林出版社原社长蔡玉洗,学者、书画家吴声和、张正农,海南旅琼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良,复旦大学海南校友会副会长郭瑞俊,复旦海南校友读书会创始人、海口太阳城大酒店总经理王格平,南京大学海南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春晓、琼中湾岭学校校长包瑞等嘉宾做了主题分享,围绕着中国文人隐逸文化的传统脉络、文人选择隐居的原因、隐居与社会背景的关系、隐居在当代的意义与局限等展开深入的探讨。

  罗一民对于隐逸文化在当下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要有扬弃,好的吸收,消极的摒弃。”罗一民认为,隐居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在当下“隐居”应该“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用退隐的心态做进取的事情,让隐居有正面的心态”。

  蔡玉洗认为,古代文人有两套生活方式,一套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活方式,一套是道家的生活方式,两套生活方式的切换调节构成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传统。而无论隐逸与否,更重要的是心中是否有光,“心中有光,不管做什么事都比一般人好一点”。

  嘉宾吴声和探讨了“中国文人隐居的特点”,认为隐逸文化是人对生存和生命文化的一种选择;马良探讨了“隐和仕的标准”,认为“有标准,隐和仕可能都是对的,没有标准则相反”;郭瑞俊探讨了“隐逸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认为隐逸者发光发热也是隐逸文化的特点;包瑞认为“隐是过程,实现自我才是意义”;王格平、张正农、郑春晓等嘉宾也从不同角度,对隐逸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辨别以及隐逸文化在当下的意义进行了多角度探讨。

  沙龙过程中,与会嘉宾均表示“愿一起为海南文化事业出一份力”。由罗一民、蔡玉洗等嘉宾牵头筹建的白鹭湖书院,使命之一便是为当地文化发展作贡献。蔡玉洗老先生几天前更是加入到盒子书房志愿者中,亲身陪伴帮助村里的小孩成长。“建设乡村文化是过去几代乡村建设者的梦想,现在看到海南有一群年轻人在做这样的事,有很大震动。小小的盒子书房,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灯。”蔡玉洗说,今后希望一起为海南乡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原央视知名主持人雨晨受邀主持了本场沙龙。这场沙龙对住在盒子书房“隐居”的她来说,是一次美好的遇见,“感觉自己不是在主持,而是来聆听各位老师的分享的”。

  “在海南中部,文化发声较少,期待盒子书房牵手白鹭湖书院后,能聚起更多的文化学者和当地的文化力量,进行文化发声。”活动承办方木舍耕读阅读机构CEO杨金运说。

  据悉,本次沙龙由海南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琼中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指导,木舍耕读琼中盒子书房、白鹭湖书院承办,湾岭镇政府等协办。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