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正文
天高海阔开胜景 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
2021年06月01日 09:33  来源:海南日报

高空俯瞰海口城市风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 本报记者 封烁 摄

  海南日报海口5月31日讯(记者 梁振君)碧海映空,春潮拍岸。

  万物勃发的季节,海南接续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下的两场盛会,交相辉映、高频共振,为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写下了新注脚,也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平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海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潮起南海一年间。一个个“首单”“首张”“首笔”“首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海南自贸港“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水平明显增强,自由贸易港制度框架初步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定,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响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日益优化,风险防控有力有效,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增强,全面加强党建,全省上下干事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呼之欲出……

  回首《总体方案》发布这一年,海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1+N”政策体系,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海南自贸港贸易投资政策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有力推动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

  实践证明,党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更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蹄疾步稳的海南自贸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心怀“国之大者” 确保行稳致远

  对于海南这片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深深牵挂。

  《总体方案》发布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海南省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紧落实政策早期安排,以钉钉子精神夯实自由贸易港建设基础。

  从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到在2021年新年贺词里点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从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强调“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到向首届消博会致贺信中要求“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优势”……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顶层设计到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从方向目标、思路原则到关键举措,都亲自统筹谋划、科学部署。这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既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又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海南情怀,让海南干部群众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极大地激励海南人民积极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大潮。

  一年来,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面发力,先后审议出台多项重要改革文件,全面建立“1+N”政策体系,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事项。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鼎力支持,配套出台多项具体改革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海南省和有关部门,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一年来发布政策文件100多份,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

  《总体方案》公布以来,省委、省政府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举全省之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南一贯到底、落地生根。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一项长期任务,省委书记沈晓明将其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比赛”,强调赢得比赛需要好的起跑、好的途中跑、好的冲刺。

  省委七届八次、九次全会相继召开,先后谋划推出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30条举措,出台《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推动政策解读、全球招商、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挂牌;举办一系列相关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扎实开展“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召开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座谈会,以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为新起点,蹄疾步稳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接续开展自贸港重点项目“单月开工”“双月签约”活动……

  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安排,折射出海南“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和过硬作风。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越是开局,越要增强方向感,把准“方向盘”。

  去年12月2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履新后的首场调研,去的是洋浦经济开发区,主题是“确保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正确方向”。

  此后,从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到专题调研现场会,从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到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沈晓明都突出强调“确保正确方向”。

  海南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准确把握“中国特色”核心要义,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带动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确保自由贸易港建设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去年12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专题调研现场会,强调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对海南来讲,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征程是‘闯’的征程、‘创’的征程、‘干’的征程,需要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尤其需要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沈晓明一语中的。

  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论,是我们党的一项看家本领。干事业、谋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宏伟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唯有掌握科学方法论,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才能朝着既定目标稳扎稳打、加快迈进。

  沈晓明在多个场合明确强调,要“坚持科学方法论,闯为基调、稳为基础,远近结合、小步快跑”。省委明确提出的“闯为基调、稳为基础,远近结合、小步快跑”16字发展策略,聚焦了海南自贸港建设不同维度,涵盖了能动意识、底线思维、胸怀视野、作风、节奏等干事创业不同要素,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共同汇聚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既彰显出省委对所肩负重大使命及海南省情实际的清醒认识,也传递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定力与决心。

  建设自贸港,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一年来,海南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扎实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自贸港,关键在人。

  海南坚持培养引进“双轮驱动”,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所需各类人才,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自法国的游艇业、船舶业人才高德华,2020年9月在三亚获得外国人永久居住身份证,成为当年三亚首位获得该类证件的外籍人才。他兴奋地说:“在三亚拿到永久居住身份证,让我更有归属感!”

  越来越多的“前浪”“后浪”来海南自贸港闯荡。人才引进加速度,见证自贸港建设热度。

  16.8万余人,同比增长425%!这是《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交出的引进人才成绩单,人才集聚海南的速度不断加快。一年来,我省共认定高层次人才逾1万人,同比增长119.7%,自贸港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彰显。

  党建强、人才聚、事业兴。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自贸港建设新气象、新活力不断涌现——

  洋浦湾畔,巨轮靠泊、岸桥伸缩,工人挥汗如雨装卸货物。2020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4%,增速在全国百万标箱级以上海港中名列第一。

  万泉河边,135种国内未上市的药品、技术和器械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投入使用,3种新药、器械利用乐城临床真实世界数据获批在国内上市。

  崖洲湾旁,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一港、三城、一基地”在此集聚。

  ……

  一年来,海南高质量发展步伐越来越坚定,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响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现代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增强。

  回首这一年,海南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呈现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

  自贸港不断涌现新活力、新气象的同时,海南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全力推动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严控房地产风险,坚决执行房地产限购政策,严厉打击免税套购等违法行为。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正加快建设。出台《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建立琼粤桂反走私联防联控机制……

  一年来,海南时刻把风险防控抓在手上,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既不能松弛懈怠,也不能急于求成,做到既“放得开”也“管得住”。

  落实早期安排 争取早期收获

  减免税费超400万元!

  享受到真金白银的自贸港政策红利的这家企业是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今年2月起,该公司先后进口了近红外分析仪、卧螺离心机等7批自用生产设备,货值总额1865.41万元,共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合计412.84万元。

  “采用国外的设备,最高可以享受10%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减免政策。”该公司报关联系人吴有杰说,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产品还可以享受洋浦保税港区内加工增值30%免进口关税的政策,大大增强产品竞争力。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力度之大,足见一斑。

  《总体方案》发布一年来,海南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政策落地,促进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投资者共享红利。

  政策孕育新优势——

  一年来,洋浦新增航运市场主体近百家,新增注册船舶逾100艘,其中29艘为“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

  这主要得益于海南自贸港国际运输船舶增值税退税、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和本地生产燃料油等政策落地,保税航油销售价格为国内最低。目前,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登记注册的29艘国际船舶中,有8艘为新建国际船舶,已有5艘船舶完成退税,退税金额逾2亿元。

  政策增添新动能——

  今年“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火爆,5天揽金达9.93亿元,购物人次12.1万人次,购物件数134.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48%、141%和229%。

  离岛免税购物“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很大程度上源于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购物额度提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取消了件数限制。新政一出,免税店随即成为旅客前往海南的“打卡”优选项。

  据海口海关统计,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382亿元、件数4837万件、购物旅客55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41%、218%和100%。其中,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行业营收超300亿元,比上年翻番。

  5月20日,海南岛内居民免税店拟定标识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商品四张清单中的最后一张——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正面清单落地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在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拉动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快建设,海南经济发展向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转变。

  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4月8日,我国首个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落地海南自贸港,以海南作为全国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先手棋,推出22条“量身打造”的特别措施。

  次日,央行等四部门联手给海南送出金融“大礼包”,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支持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33条重磅金融措施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出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暂行办法,吸引意向资金超过10亿美元;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已获批试点额度50亿美元。

  2020年最后一天,2020年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27条负面清单条目,与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比进一步缩减,充分展现海南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仅27项,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高端人才享受最高15%的个人所得税——“最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最低”的企业税负,两项政策全国独一无二,吸引投资者纷至沓来。

  政策增强发展信心——

  5月11日,由海南海丰航运有限公司进口的船舶通关放行,船舶价值6500万元,减免税款约1500万元。这是海南自贸港首艘“零关税”进口集装箱船舶。

  “成功购置首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进口船舶,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效益,也坚定了企业在海南发展的信心。”海南海丰航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企业享受到的“政策红利”越来越多。

  今年1月13日,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机身改装器材包等“零关税”原辅料进口手续成功办理。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现业务类型全覆盖;

  两个多月后,海南一龄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票“零关税”低温理疗箱货值358万元,可减免税款约83万元。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顺利落地实施;

  5月19日,一辆丰田海狮牌13座商务车在海口港海关通关放行,车辆货值22.7万元,免除税款约8.4万元。海南自由贸易港又一重要“零关税”商品进口实现“零的突破”;

  ……

  从“首单”到“首票”“首艘”——接踵落地实施的关键和核心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

  一年来,放宽市场准入、外商投资准入、“两个15%所得税”、进口原辅料“零关税”正面清单、开放客运和货运第七航权、“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登记等系列关键核心政策落地实施,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果,有力提振了中外投资者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信心,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便利,各类要素加速向海南汇聚,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 锚定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一大批种业“国家队”完成进驻,“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奋斗者”号为代表的深海科技项目在崖州湾科技城落地,“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射……

  一年来,我省加快建设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城,从陆、海、空三大领域全面谋划海南未来产业体系,促进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经济的增长点。

  除却布局发展“海陆空”未来产业,其他类型高科技企业发展也捷报频传:

  金盘科技成为我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南长光卫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涵盖从传统的卫星、无人机影像服务,到掌握专利性遥感信息服务的科技型企业……

  这一年,海南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千家,实现营收800多亿元,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个行业中的领头羊。

  “海南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对海南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总体方案》也明确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

  一年来,海南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房地产调控、疫情影响和政策性财政减收等三重压力下,持续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调理机体”转向“强身健体”。

  看指标,经济实现V字型反转——

  《总体方案》公布成为2020年海南发展形势企稳向好的重要转折点。经济在上半年深度下行、降幅大于全国的不利形势下逆势企稳、加快回升,全年核心指标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1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速7%,增速均位列全国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6%,经济在恢复性增长中实现“开门红”。

  看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走出转型“阵痛期”——

  壮士断腕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坚持不懈调控房地产、推动产业转型,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幅压减房地产投资背景下,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目前房价基本稳定,实现“房住不炒”。

  经济发展动能从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消费和投资共同发力转变,服务业占比连年提高,2020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5.8%。产业投资占投资的比重从不到40%上升至超过60%。在房地产调控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下,海南的GDP和税收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设企业、引进人才、实际利用外资、离岛免税销售总额实现“四个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19.1:60.4,经济结构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看布局,“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逐步成型——

  11个自贸港重点产业园区同步挂牌,先导性项目滚动推进。旅游、互联网、油气、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均形成千亿级产业群。

  驰而不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起,我省将实施三年投资新政,在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将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和制造业纳入鼓励发展的范畴,建成2个至3个千亿级和5个至7个百亿级重大产业平台。

  看动力,投资、消费“双引擎”驱动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蓄成长——

  自贸港红利激荡项目建设春潮。今年5月13日,海南自贸港2021年度第三批项目集中开工,共开工项目108个,总投资291亿元,涵盖产业发展、“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

  “双月签约 单月开工”——海南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逐渐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飘红的投资数据,折射出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推进的良好态势。今年前4月,海南投资增速加快,结构持续优化。1月至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3个百分点。

  线上线下齐发力,消费品市场火起来。1月至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33亿元,同比增长57.9%,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7.5%。

  看趋势,各类市场主体加速涌入,高质量发展步伐越来越坚定——

  越来越开放的海南,吸引外资竞相抢滩布局。2020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超过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0%,连续三年翻番,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在我省投资的外资企业覆盖全部G20成员国,除文莱以外的全部RCEP伙伴国,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近一半的国家和地区。

  “海南自贸港代表了中国对外开放最前沿,我们期待未来把海南作为一个特别的投资目的地纳入我们的全球战略。”施华洛世奇水晶业务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孙珏表达了强化在琼投资的意愿。

  “园区力量”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一年来,海南加快建设重要功能平台,向园区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做到向园区赋权,让园区说了算。改革赋能之下,11个重点园区跑出“加速度”——

  集中力量把洋浦保税港区“这壶水烧开”。今年一季度,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共完成集装箱量22.38万标箱,比去年同期翻一番。“现在进入港口的船舶多,我们码头每天24小时作业。”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赵开显说。

  海口江东新区同时在建100多个项目,国际能源中心、海口金融中心等陆续封顶,并启动运营全省首家公务机维修基地。

  这一年,海南坚持不懈调控房地产、推动产业转型,进一步筑牢了高质量发展基石。

  融入新发展格局 打造双循环交汇点

  价值2.5亿元的法国卡洛芙珠宝品牌传世之宝、88克拉的夺目瑰宝“Korloff Noir”亮相;费伯奇全球首发展出18K黄金纯手工打造、重达10公斤的“盛世百年”彩蛋,惊艳会展……

  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吸引了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参展,进场观众逾24万人次。消博会的成功举办,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高频互动、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以及海南机遇。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消博会致贺信时指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供一个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有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也有利于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消费品。”

  首届消博会的成功举办,无疑将极大促进海南的城市建设,提升海南自贸港形象,消博会已然成为海南自贸港乃至中国的一张新名片。

  人头马君度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尼古拉斯·贝克尼说:消博会是海南自贸港以及中国消费市场向世界发出的一张“邀请函”,接过“邀请函”,来到自贸港,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扇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大门”。

  消博会与广交会、服贸会和进博会一道,成为中国主动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国家级“会展矩阵”。消博会刚闭幕,超过80%参展企业参加第二届消博会意向明确。自贸港搭建起国际消费精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桥梁,在海南实现“买全球和卖全球”。

  和新加坡、迪拜等世界知名自由贸易港相比,海南自贸港的重要优势在于既面向全世界,又背靠14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沈晓明形象地比喻说,如果把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作一个“8”字形,海南自贸港就处在“8”字中间的交汇点上,应当在这个交汇点上做文章。

  海南自由贸易港定位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这进一步放大了消博会的全球效应:既为各国消费精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展示、交易机会,也为中国各地和各国消费精品销往世界各地创造商机。

  “消博会可以在中国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扮演交汇点和通道平台的作用,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将世界的优质资源引进中国,让中国对全球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说。

  回首这一年,海南全面扩大开放,做好吸引境外高端购物、医疗和教育等三篇消费回流文章,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

  境外高端购物消费回流势头明显,跨境消费转为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就在几天前,一对来自东北的夫妻专程坐飞机来到海口,然后直奔cdf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品牌销售店,购买了一款价值不菲的手表,堪称一次名副其实的“海南免税购物专程之旅”。离岛免税购物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2020年7月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新政以来,日均销售额超1.3亿元,同比增长241%,政策拉动作用尤为显著。离岛免税店增加至10家,经营主体增至5家。海口国际免税城正紧张施工,这个亚洲面积最大的免税商城计划明年开业。今年一季度,海南离岛免税收入135.7亿元,同比增长355.7%,日均销售额约1.5亿元,吸引了大量跨境消费回流。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取得多个新突破,加快吸引医疗消费回流——

  突破1亿元!这是截至5月初,乐城先行区公共保税药仓今年入仓的药械货值,每月出仓药械价值超2000万元,预计到年底将突破3亿元,医疗消费回流在乐城先行区进一步提速。

  其中,一款名为GD2单抗的高风险神经母细胞瘤治疗药物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药物,去年引进155支,入库不久就被抢空,今年4月份又引进150支,刚入库就有大半被预订。

  今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境外医药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普拉替尼胶囊上市。这是首个使用乐城先行区真实世界数据辅助临床评价获批的创新药。

  管中窥豹。一年来,通过优化审批、打通渠道、提前备货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乐城先行区加速国际创新药械落地,有力推动医疗消费加速回流。

  截至2月底,乐城先行区今年已有285批次临床急需进口药械获批,用于1590名患者,人数较2020年6月1日前增长325%。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实验区加快建设,吸引教育消费回流工作扎实推进——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实验区作为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已签约引进英国考文垂大学等16所国内外名校,今年9月将面向全国进行首批招生。

  此外,中国首个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约落地洋浦开发区,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独立办学签约落户三亚,两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都在按今年9月份招生的目标加快推进。

  开放中国,海南先行。

  入境免签政策扩展至59国;支持外航在琼经营客货运第七航权;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速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加快,南岸港口、航运资源整合基本完成;集装箱班轮航线增至44条,其中外贸航线15条。境内执飞客运航线约300条,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一年来,海南发力畅通交汇点经脉,织密海运航线和打造“空中走廊”,人悦其行、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回首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国直接投资整体收缩。一个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海南自贸港却逆势开局,跻身全球资本关注的“强磁场”。

  今年一季度,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和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均实现数倍增长,共有66个国家和地区在我省新设外资企业。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5.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33%。

  外资企业合作愿望特别强烈的背后,源于开放的自贸港吸引力强劲而耀眼。

  制度集成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五一”假期,三亚湾畔,椰风海韵,百艇竞发,在碧波万顷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水痕。

  得益于制度创新和自贸港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三亚中央商务区已签约邮轮游艇产业链企业12家、注册邮轮游艇产业链企业49家,其中不乏云顶邮轮、中旅邮轮等头部企业。

  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这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与世界上成熟的自贸港相比,海南仍有较大差距。这既是海南奋楫前行的动力所在,也是海南制度创新先手棋的落子处。

  一年来,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最重要、最紧迫、最难啃的改革“硬骨头”,培育壮大核心优势——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针对18个重点领域,提出了60项任务清单;

  制度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设立全国唯一省级改革和制度创新奖,激励形成全省制度集成创新热潮,累计发布6批共45项制度创新案例(3年发布12批116项制度创新案例)。

  制度创新案例在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提质升级、人才管理服务优质高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营商环境无小事,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明确要求。

  2020年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省四套班子领导悉数出席、直接开到基层的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向外界释放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强烈信号。

  今年4月7日召开的全省作风整顿建设年动员部署会,要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作风大转变,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省长冯飞指出,要发挥好海南的比较优势,充分释放开放红利和政策红利,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大力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国际高端要素集聚,形成自贸港的独特营商环境优势。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

  去年6月23日,海南自贸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发布第二天,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税务专员主动来到海南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宣传解读政策,了解企业需求。20天后,该公司工作人员程海楠做纳税申报,发现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率已从25%降至15%,“没想到,税务部门想在了我们前头。”

  一年来,海南坚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为导向,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制定31项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出台政府与市场主体交往“六要和六不准”,全面开展营商环境评估;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设立7个园区法定机构,推动落实“非禁即入”“证照分离”。优化“海南e登记”平台;

  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办公,成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海南仲裁中心、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机构;

  ……

  更优的政策、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海南加快创建让市场主体向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中外投资者在琼投资兴业热情。

  特别是《总体方案》发布后,境内外资本抢抓机遇在海南投资兴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当年6月至年底,我省新增市场主体23万余户,占全年新增量的四分之三,同比增长34.64%;新增企业近12万户,同比增长183.87%。自9月起,每月市场主体新增量已持续稳定在3万户以上。

  截至2021年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近131万户,其中2021年5月新增市场主体38752户,同比增长60.85%。《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约37.5万户,同比增长44.33%,新增企业近18万户,同比增长132.11%。

  “海南自贸港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投资海南迎来重大机遇,我们将加大在琼投资力度。”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傅楷德表示。

  越来越多的央企投资海南。

  目前与我省达成战略合作的中央企业逾40家,仅去年就新增战略合作央企16家。中旅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一批央企成为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力量,央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截至2020年12月底,驻琼央企资产总额达5713亿元,实现营收2558亿元,利润总额188亿元,已交税费194亿元。中免集团(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大唐贸易等10家在琼央企被认定为区域总部。目前海南总部企业数量达57家。

  绿色映照底蕴 山水镌刻初心

  鹦哥岭的桃花水母游弋在丛林湿地;稀有乔木、藤和附生的兰、蕨、菌类缠绕叠生;霸王岭山间,海南长臂猿已增长到逾30只……

  这里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拥有全国约20%的两栖类、33%的爬行类、38.6%的鸟类和20%的兽类。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自贸港。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省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指出,要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贸港的重要前提,生态环保上不能掉以轻心。

  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各级干部必须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一年来,海南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自贸港建设全过程,有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

  大约10个月前,一场覆盖全省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体检”拉开帷幕。10个专项督察组第一时间进驻各市县区,开展为期6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督察。

  这是一次超规格、超时长、全覆盖的省级环保例行督察: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809件,累计现场督察点位2419个……我省以集中督察、集中攻坚、督战结合的形式,切实压实市县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标本兼治。

  截至5月21日,百日大督察发现的189个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184个,完成率97.4%。

  以标志性项目打造生态新优势,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启动试点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涵盖全岛95%以上原始林和55%以上天然林。完成9810平方公里重要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统一确权,为我省探索了一条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借助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成功举办的东风,加快全域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的步伐不断加快。我省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达4.2%,高出全国水平1.3倍;车桩比2.4:1,好于全国水平20%。

  清洁能源岛建设扎实推进。今年3月,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开工,规划建设两台120万千瓦核电机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海南省输送清洁电量180亿千瓦时,进一步优化海南能源结构。目前海南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7%。

  “禁塑令”实施半年,禁限塑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构建了“法规+标准+名录+替代产品+可追溯体系”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省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产品报备、信息查询、投诉举报可追溯体系;本地替代品产能快速形成,全省建成11家替代品生产企业。

  我省还提出22条措施对“禁塑”工作五大突出问题进行整治,背心式保鲜袋等将被纳入“禁塑”名录。

  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3年翻番,去年推广面积达1100万平方米,今年预计推广1700万平方米,全省已有14家装配式建筑生产厂家投产。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PM2.5浓度均值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历史性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9%。全省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为90.1%,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总体方案》发布一年来,一项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新举措逐一落地见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写厚民生账本 共享发展机遇

  今年初,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高峰村118户村民迁出了深山,“从住房到生产生活,政府安排得妥妥当当。”村民符国华说。

  搬出大山、走向幸福,折射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没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没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沈晓明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

  一年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应有之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老百姓的“钱包”更鼓了。

  今年一季度,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6元,名义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0元,名义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3元,名义增长18.6%。

  老百姓有了更体面的工作。

  “我在本地上学、本地生活、本地工作,每天过得充实快乐!”今年初入职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一家企业人事岗位的孟雪说,她既亲身参与自贸港建设,又可就近照顾家庭,可谓两全其美。

  今年一季度,全省城乡居民新增就业共8.95万人,全省就业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就近入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越来越多。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多所,学前教育“两个比例”高于国家要求,中小学教育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班额”比例降至0.49%。职业教育覆盖32大类452个专业。基本实现“家门口上好学”。

  越来越多的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覆盖全省,完成127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

  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轻松点。

  推进平价蔬菜保供惠民行动,加快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今年1月至4月,我省农贸市场蔬菜价格逐月下降。4月份我省农贸市场蔬菜零售均价同比下降15.48%,环比下降6.83%。

  安居才能乐业。

  我省加快建设安居型商品住房,力争2021年底陆续有一批安居型商品住房建成供应市场,满足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住房需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坚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到来让村子大变样:从垃圾遍地到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创新成立合作社回收利用废弃资源,让村庄既增美又增收;废弃老宅变身“乡村博物馆”,成为游客打卡地。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管住关口、放活内部”防控措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推动海南较早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常态。把疫苗接种作为当前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不断巩固海南省疫情防控成果。

  截至5月16日,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突破1000万针剂,18岁以上人群接种率和全人群接种率位居全国前列。

  齐抓共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力守护自贸港建设净土。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2020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递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向民生,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在为民办实事中检验当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海南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每一滴水珠,都蕴藏着奔腾的力量;每一个梦想,都融汇于伟大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根植于伟大时代的梦想,极大激励海南人民梦想为舟,奋楫笃行。

  大浪淘沙、砥柱中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海南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蹄疾步稳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举全省之力继续推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南落地生根。南海之滨,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海南自贸港,必将绽放出世界瞩目的耀眼光芒。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