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海南保亭三弓村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促黎族乡亲增收
2020年12月25日 20:18  来源:中新网海南

视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番托村

  中新网海南新闻12月24日电 题:海南保亭三弓村发展特色种养产业促黎族乡亲增收

  记者 张茜翼

  干净整洁的村道、优美的乡村风光、错落有致的民居、随处可见的黎族苗族元素……走进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的美丽乡村三弓村,一幅幅清丽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不曾想,这里曾是贫困人口居多的黎族村庄。三弓村山多地少,经济结构单一,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橡胶、槟榔和冬季瓜菜。三弓村的脱贫离不开致富带头人的功劳。

干净整洁的村道。张茜翼 摄

三弓村委会番托村设有骑行驿站。张茜翼 摄

  2007年,在广东务工的黄超带着打工多年的积蓄和对故乡的期待,回到村里琢磨养殖业。搭建猪舍、开拓市场,他第一批投养了100头猪,然而2012年一场瘟疫让黄超损失惨重。尽管第一次创业失败,但黄超不气馁,他不断尝试新项目,养鹅、养蜂,但均因市场销路、技术欠缺等原因宣告失败。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超发现山鸡养殖的商机,便发动乡亲邻里成立三道镇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山鸡养殖产业。2016年,山鸡合作社第一次投养2万只,第一年盈利达到10万元左右;根据市场需求,2017年追加到5万只,纯收入达到40万元左右。

三弓村委会番托村尽显黎族元素。张茜翼 摄

三弓村委会番托村风貌。张茜翼 摄

  喝水不忘挖井人。黄超想,在创业过程中得到政府的产业扶持下,需要尽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乡亲致富。2017年,黄超被选为三弓村党支部书记,他主动请缨,接过了扶贫的担子。

  “发展山鸡产业,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带动了贫困户发展。”黄超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14户贫困户47人全部纳入合作社里。三年时间,村民到合作社免费学习山鸡养殖技术。该合作社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分红5000元、村集体分红1万元。

  对待扶贫工作,他更是上心,被称为“拼命三郎”。越来越多的三弓村村民通过发展山鸡产业脱贫致富。

黄超发动乡亲邻里成立三道镇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山鸡养殖产业。黄超供图

三弓村引进兰花项目,以花卉产业为依托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黄超供图

黄超发动乡亲邻里成立三道镇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山鸡养殖产业。黄超供图

  三道镇是海南的旅游重镇,境内有槟榔谷和呀诺达两个5A级景区。三弓村紧邻镇墟,离呀诺达景区只有5公里。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则成为三弓村扶贫产业的必然选择。

  为此,保亭县整合各方扶贫资金对村里进行立面改造和美化亮化,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结合民族特色致力将三弓村打造成黎客家园。

  在黄超的带领下,以点带线布面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打造番庭村、什吉村,涉及贫困户22户89人。此外,积极配合县、镇招商引进企业建设三弓村委会,前后帮助9个村小组成立合作社,提供143个贫困户就业岗位,解决了385户966人托养,同时还引进田园综合体等项目。

  乡村旅游不单是“穿衣戴帽”,更重要的是要有产业支撑。为此,三道镇帮助三弓村引进兰花项目,与台湾兰花企业合作,以花卉产业为依托带动三产融合,基地建成后将带动周边400到600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如今,三弓村村民依靠养殖山鸡,种植兰花、龙眼、菠萝蜜、槟榔、冬季瓜菜,以及外出务工等,去年全部顺利脱贫。黄超说,接下来,该村将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完)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