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海口:党建引领+产业振兴 “秀英模式”有点甜
2021年02月28日 23:50  来源:南国都市报
村民在田间忙碌。(秀英区委宣传部供图)
村民在田间忙碌。(秀英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0年海口市秀英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转战乡村振兴。其核心是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第一书记为主导的组织团队,深度参与基层组织建设、村庄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决策,在党建引领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重大议题上,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秀英模式”交出别样的答卷。

  党建引领

  玉下村民生活如百香果由酸变甜

  一片稻田金闪闪,绿水环绕是青山。风吹稻浪,琴声清悦……一场别致的稻田音乐会海口秀英区东山镇玉下村举行,唯美的音乐在山水林田湖草间荡漾,令慕名前来的市民游客陶醉。

  2019年12月,在秀英区东山镇玉下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筹划协调下,玉下村开展了一场“稻田盛宴”农耕文化研学活动,吸引了近百家庭参加。

  这场“稻田音乐会”为玉下村直接带来了7180元消费性营收和近3万元订单, “玉下生态稻鸭共育大米”“玉下稻鸭蛋”“玉下百香果”等绿色产品,也纷纷飞进了市民餐桌。

  “这样的主题活动每个月都有,当天打包了800多斤百香果,第二天还有1000斤的订单要采摘。”玉下村脱贫户覃贞孝笑容里满是幸福的味道。

  这一批百香果是覃贞孝的首批上市成品,每一颗都颗粒饱满,酸甜适中,老覃介绍:“我跟着队长邀请来的农技专家学到百香果种植技术,从剪枝到种植、施肥和品控等,我都学会了。到目前为止,从合作社已拿到37500元收益。”

  玉下村农旅促销活动搅热人气流量,“酸酸甜甜就是我”台农一号黄金百香果广告词十分撩人,各大主流媒体和分销平台都纷纷上线,矩阵宣传瞬间引发爆款,订单纷至沓来,玉下村顿时也随着百香果声名鹊起,周边十几种农产品也随风头热销。生态好,又能产出美味成了玉下村的新名片。

  玉下村是“十二五”建档立卡贫困村,地属东山镇南渡江下游河段,周边生态环境优异,却存在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种植效益低、撂荒土地多等问题。守着青山绿水,当地老百姓就是寻不得金山银山的路子。

  “短短两年光景,玉下村村民们的生活也如同他们的百香果,由酸变甜。” 秀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解密:“背后隐藏的催化剂是组织振兴,党建引领。班子强壮了,路子找准了,产业自然就甜了。”

  据了解,2019年正是秀英区启动农村基层党建先锋引领工程(4321工程),落实海口“四个一百”行动计划开局年,在2022年前,打造20个农村党建示范点、选树20个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培育65个典型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培育300个“双带”作用党员。

  以党建引领,依法治理和脱贫攻坚为载体,秀英区率先在玉下村实施“农村党建先锋引领工程”先行先试。当年玉下村就通过“党建+合作社”整合集体土地210亩,建成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突破”。

  玉下村集体产权产业项目立项后,由乡村振兴工作队与村干部邀请农业专家、企业家等共同实地调研,问诊把脉。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闲置的撂荒地资源充分盘活,发展村集体产业,玉下村热带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项目破土开垦。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丰产丰收。

  据悉,“玉下村模式”简单有活力,每年分红,村委会都会拿出该项目收益的10%,以户为单位,分配给脱贫户、特困户和低保户,其余盈利用于公益事业和村产业发展等。同时,还优先招聘脱贫户进合作社工作,就地就业;出台玉下村百香果基地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促进项目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增强贫困户参与百香果种植的信心,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

  “基地项目落地后,我们不仅在技术合作,农技培训,资金筹措,品牌打造等一揽子项目上加大投入力度,而且还引入了产销对接,充分发挥第二三产业优势,在生产、流通、加工、管理等产业链发力。”秀英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基层党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日子甜甜美美。”

  文塘道路

  产业振兴是从支部改革起步

  “文塘道路有其特殊性,但也是从抓好组织振兴,坚持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管理、服务三抓手,聚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向心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新模板。”谈起文塘村的前世今生,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黄飞如数家珍:“文塘产业振兴是从支部改革起步。”

  对于黄飞来说,改革就是革命、创新和敢闯敢试。“2019年2月驻村,第一件事就是约谈不合格干部党员7人,处分不称职干部2人,基层组织队伍战斗力得到明显提高。”黄飞铁的纪律和巧的管理,这时得到了充分的融合。

  随后,文塘率先在全镇启动新农村建设行动,从人居环境入手进行整治。有数据显示,当年第一季度,全村共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9次,发动659人次,清运各类垃圾560多吨。党旗插在最前沿,党员冲在最前线。多方筹措资金,建成100吨水塔,硬化120米主村道,修复排水沟涵洞桥1座,安装16杆太阳能一体化路灯,落成文化广场1个等。

  “老村庄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变美丽了。”返乡创业青年吴日华说:“我们回来都不想走了,想留在村里创业。”返乡青年的创业热情和满腔乡愁,在一场260人参加的文塘村民中秋节座谈会上,被黄飞一番深情愿景点燃了“星星之火”。

  然而,摆在黄飞和乡村振兴团队面前的现实开始却有点尴尬。“年初,我们就先后引进两家企业洽谈,发展百香果种植业和开发田园综合体产业,都因土地资源的权属问题和村民的封闭意识而告失败。”文塘村村支书吴淑孝说道:“企业进驻,最难是在集体土地流转问题,产业园对土地规模的要求,直接影响到未来收益产出。”

  秀英区委召开关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动员会后,黄飞最先想到是村支部里那16名老党员。黄飞介绍,在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协同下,最终16名老党员在短短3天时间里,不分昼夜走村入户把“最硬的骨头啃下了”。村民都支持土地归拢,从3月开始,村里沉寂了14年的138亩土地盘整到位,为发展村集体产业解决了最后100米问题。

  “智慧产业园”项目入驻后,将新技术带进了村。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达成技术帮扶协议,采用最新农业溯源技术,启动新农村新技术新农民计划,村民开始主动学习新技术,适应新事物。很快,产业园18亩果树园区,种植7种果树共1060棵,利用果树间距土地种植13亩西瓜,120亩种植百香果配种凤梨和三角宁地瓜也全部投产到位。

地瓜喜获丰收。(秀英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都是扛着锄头、挑着肥水到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现在发展立体林下经济,实现水肥混合自动浇灌,我这个‘土农民’一下变成新型职业农民了。” 产业园长吴毓炯笑着说。

  据悉,“智慧产业园”的种植业发展,直到2020年10月份,总投资已达300万元,解决27人就业,村民年均收入逾10万元,全面实现营收循环。乡村振兴团队还打通了酒店、食堂、社区等市场,一套稳定的产销机制已扎下根。有了产业、技术和懂技术的农民,“造血”实现闭环,新农村建设动力越来越强劲。文塘村“逆袭”成了颜值高、人气旺、生活越来越好的乡村振兴示范村,2020年全区各镇村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现场观摩会就在文塘村举办,“文塘道路”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样板作业”。

  选优配强村居“两委”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近年来,秀英区持续深度落实“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的重要指示精神。

  据了解,秀英区委组织部联合多部门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总计1350万元扶持资金已全部拨付到各镇,用于扶持壮大27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021年1月,秀英区全面启动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擅于抓落实村居“两委”成员,换出新班子、展现新作为、形成新气象,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未来已来,“秀英模式”将大有可为。(祖波 创淼)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