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十三五成就|海口用好高质量发展指挥棒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12月02日 15:23  来源:海南日报
俯瞰海口江东新区。 本报记者 张茂 摄
俯瞰海口江东新区。 本报记者 张茂 摄
海口成立全省首个官方“1+1税务咨询工作室”,为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答疑解惑。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 本报记者 计思佳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2016-2019年,海口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7.5%以上。

  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2218元,年增速为6.4%,2016-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6.0%以上,超过《海口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大于5.8%的目标增幅。

  五年来,海口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五年来,海口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新台阶;五年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断增强。

  用好高质量发展指挥棒,沿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方向,海口笃定行进。

  经济势能增强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产业结构的优化,最能代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

  “十三五”期间,海口不断培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发展动能,让优势产业发展壮大。2019年海口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9.2%。以十二个重点产业为抓手,海口擎起了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医药、会展、低碳制造、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物流等产业占全省比重超过50%。

  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背后,是5年来,海口全市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断摆脱房地产依赖,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培育新动能,盘活挖潜、提质增效、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分产业类别看,文旅产业不断推陈出新。“十三五”期间,从帆船帆板到乡村民宿、从演唱会话剧到免税购物、从文化展演到夜市美食,海口不断精心打造文旅融合“新菜谱”,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海陆空齐头并进、城乡各有特色、白天夜晚同样精彩的良好态势。2019年,海口旅游业总收入320.61亿元,增长7.6%。

  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西海岸总部基地开工建设,产业载体布局逐步完善。“复兴城始终紧扣海南时代发展的主题,面对建设自贸港的历史机遇,园区调整升级产业定位,发展以智能物联、数字贸易、金融科技和国际离岸创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力争在2020年园区总体营收突破200亿元,税收突破15亿元。”海口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副总经理马亮介绍。

  医疗健康产业热点不断。自2003年确立重点发展医药产业以来,海口每年坚持产业扶持资金80%以上均用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以空前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一流的高新技术医药企业、发展一流的高新技术医药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建成“海口药谷”产业集群,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在2019年举办的知名医药企业海口行活动中,有6家知名医药企业确定在海口设立跨区域总部。

  金融产业步入快车道。海口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定规划、招机构、建平台、优服务,以大规划、大格局加快金融业创新发展。制定《海口市促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新引进渤海银行、全国第一家由保险资金出资的远见不动产信托基金、全国第一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兴福村镇银行、香港新创建资产管理公司等15家金融机构落户,FT开户企业4546家、开立账户1.9万个。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开业运营,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

  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何忠友表示,海口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大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为海口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 形成招商引资强力“磁场”

  “十三五”期间,海口把创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力引擎,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破解难点堵点痛点,以超常规的认识、行动、举措、实效加快创建让市场主体向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49分钟,这是海口国家高新区企业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从拿到土地到办理完开工需要手续所用的时间。

  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打造海南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占地面积20亩。为了能让项目尽快开工,11月27日16时20分一拿到土地,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建部项目经理张泽奇便通过高新区极简审批和企业服务平台申报项目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证。

  “当时都已经临近周五下班时间,本来以为审批完至少要等到下周了。”让张泽奇没料到的是,手续提交后系统就立即实现了审批。“在获取土地1个小时内就办理了相关手续,达到拿地即开工,真正体现了秒批秒办。”张泽奇感慨道,“我们也将尽快开工,早日实现竣工投产。”而这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我省首个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用最好的环境吸引最好的投资。近年来,海口举全市之力创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当好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排头兵”。

  ——顶层设计支撑。今年10月份,海口出台《海口市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5年)》明确,到2022年,海口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18个一级指标全部获得“优良”及以上评价;到2025年,海口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中国营商环境评价18个一级指标全部达到“优异”水平。同时,海口启动政务服务提升年活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公布职能部门营商环境考核排名。

  ——推出“秒批”政务服务。海口从民生、文化、教育等多方领域,梳理整合出多项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审批服务量大面广的事项,探索实行“秒批”服务,大幅缩减办理时间。截至目前,海口“秒批”服务已上线109个事项。

  ——减税降费落实到位。海口深入抓好增值税、社会保险费、小微企业“六税两费”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1至9月,全市新增减税降费43.58亿元,其中新增减税37.48亿元,社会保险费减免6.1亿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口市发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保障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从11个方面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积极推进项目开发建设。

  在营商环境不断向好的发展背景下,海口的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形成强力“招商磁场”。今年1月至9月,海口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已有165个项目签订意向合同,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包括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兖矿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在内的20多家央企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海口投资兴业。

  加快园区建设发展 推动自贸港政策早日落地

  11月25日清晨,迎着朝阳,一架湾流公务机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北京。布局海南不到一个月时间,海航集团旗下金鹿(北京)公务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鹿公务)已完成多单商务包机飞行业务。

  10月13日,金鹿公务与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签约,着手在海南筹建公务机运营公司。17天之后,金鹿公务旗下的金鹿商务航空有限公司从北京迁入海口江东新区,开始在海南开拓公务机市场,并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入驻海南的企业中第一家在海南开展具体业务的公务机运营公司。

  今年以来,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江东新区:爱奇艺两家公司落户江东,注册资本超10亿美元;中国银行江东国际金融大厦、大唐集团国际贸易中心、国投生态环境大厦项目等央企区域总部项目陆续开建……今年前11月,市场主体增长呈井喷态势,企业新增数量近3000家,为江东新区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园区是承接自贸港政策建设早期安排、早期收获的主阵地,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我省确定11个重点园区将率先实施相关政策和进行压力测试,引领自贸港时代开放步伐。其中就有海口江东新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观澜湖旅游园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复兴城产业园。

  海口要求各大重点园区在精准招商方面为全市做示范,立足功能定位,紧紧围绕自贸港早期政策受惠产业提前制定“一单两库”,即产业准入清单、行业龙头企业库、招商项目库,主动开展点对点、小范围、面对面的招商。

  江东新区起步区针对世界500强企业上门招商,临空经济区依托空港综保区申报和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顺丰物流基地,尽快做大航空维修、空港物流、融资租赁等业务;海口国家高新区在打造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大院大所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上集中发力突破;综保区充分利用贸易投资便利化政策,扩大免税品进口、保税文化、整车口岸平行进口、橡胶保税仓储、跨境电商等外贸业务板块;复兴城产业园聚焦智能物联、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互联网信息等领域,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总部企业落户,谋划推动国际数据离岸中心建设;观澜湖进一步加快旅游、文化、影视、体育、教育等要素聚合,打造集影视制作、国际演艺、体育赛事、创意艺术、购物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产业园区……

  迈向“十四五”,海口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放松,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动能转换要潜力,在加快建设自贸港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本报海口12月1日讯)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