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到:
毕潭港:尘封的商贸明珠
2024年05月10日 11:17 来源:海南日报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

  在大海之南,一座美丽的海岛,作为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海南正敞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国人民的到来,共享发展新机遇。

  朝代更迭,往事如烟。

  回望数百年时光,彼时的海南就已散发出开放、包容的气质,向海而生,利用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一个又一个港口沿岸而开,成为东南亚国家进入我国的首选之地。

  与此同时,古代的国人也开始探索远方的土地,以郑和下西洋等独特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与各国友好往来。

  正是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下,位于古崖州也就是如今三亚的毕潭港应运而生。

  作为曾经著名的国际性港口——毕潭港,它还在吗?它在哪里?它又成了什么样呢?

  有太多的疑问,等待我们一一探究。

  形成

  水蛟溪与六罗河交汇处

  择一日,驱车,从凤凰桥沿着六罗河南下,至水城桥。北望,距桥不远处,水蛟溪与六罗河在这里交汇,融为一体,携手流向约八公里外的入海口。

  “这里就是毕潭港了!”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唐胄纂的正德《琼台志》记载,“毕潭港,在州东一百里三亚村南海口,占城贡船泊此。”

  据文史专家何以端考证,明清三亚村,在今日三亚老机场东北、回辉村西北、水蛟溪西岸的一块田畴。由此,毕潭港位置清晰,故址应在今日水蛟溪与六罗河合流之处,回新社区以东、红树湾楼盘以西的一段三亚河及附近洼地。

  站在水城桥,面向毕潭港旧址,可见水面广阔,河流清澈,岸边绿植郁郁葱葱,偶尔几只白鹭飞过,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此刻,不禁感慨,数百年前的三亚河水面该是何等宽广,毕潭港又该是何等的繁忙。

  时光如水,两条河流裹挟着泥沙,不断冲刷,日积月累,在交汇处形成了港口,仿佛双龙戏水,吐出这颗明珠——毕潭港,由于潟湖深入,算是一处避风良港。当然,除了自然原因之外,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忙,三亚地区沿海从商之风日益浓厚,商业兴盛,也加速了毕潭港的形成。

  在宋元时期,三亚河附近是主要的耕作区,老百姓在此定居,有了毕潭港的助力,农业、渔业发达,商业贸易也有所发展,安居乐业,但毕潭港还没有发展到国际性著名港口的地步。

  为何称毕潭港?三亚文史专家黄家华推测,毕潭港波清湾面阔,犹如碧波荡漾的深潭。“因山为名,依水取名”,毕潭港也许应是碧潭港,疑似记录笔误,“碧”讹为“毕”了。

  兴起

  占城国朝贡泊舟之地

  毕潭港何时兴起?或许从古籍中可窥探一二。

  如前文所提,正德《琼台志》记载,“毕潭港,在州东一百里三亚村南,占城贡船泊此”,其前半部分注明了毕潭港的具体地址,而后一句则告知了当时毕潭港的港口定位:接纳贡船、护送朝贡方物进京的寄泊港。

  明朝,国家对外实行朝贡贸易,即海外国家来中国做生意,需要以“朝贡”的形式,派遣使者携带商品进入中国朝贡,然后政府收下“贡品”,再通过赏赐的形式完成交易。而寄泊港就是国外使者到我国朝贡,要到达的中转站,可以在这些港口停泊,交递表文,从这里转送贡品进京,也可以就地进行贸易。

  从永乐三年(1405年)起,郑和下西洋,随着强盛国力的宣示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南海诸国纷纷朝贡。岛内的港口职能也有了明确的分工,并且已规定有专门的对外港口。当时的崖州有3个对外港口,除毕潭港外,还有大蛋港和望楼港。正德《琼台志》载,“大蛋港,在州西南三里,入抵大蛋利用坊,客商泊船于此……望楼港,在州西八十里,水自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此时的毕潭港,也成为了离明代京都最远、距东南亚各国最近的海外贡船寄泊港。

  而“占城贡船泊此”中的“占城”,即今越南南部,与明朝关系非常密切,按正德《琼台志》的记载,其上贡是诸番国中最频繁的。

  傍晚的水城桥,车流滚滚,轰鸣声声。思绪随着嘈杂的声波,渐飘渐远,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毕潭港车船林立,商贾云集,交易往来,热闹非凡。

  三亚史志办主任孙令辉介绍,毕潭港等崖州港口在海上交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也吸引了一些国外的人落籍崖州,择居于三亚村旁。他们也可以说是很早的一批“闯海人”,随着时间推移,现在他们的子孙后代依然居住在三亚村附近,也就是现在的回辉村等村居,不断繁衍壮大。

  湮没

  泥沙淤积退出历史舞台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当一个事物兴起,经历种种,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必须正视和接受它的没落和离去,港口亦是如此。

  毕潭港何时完成使命,退出历史舞台,至今没有确切的时间记载。但不妨,让我们试着拾起历史的碎片来拼凑出当时的时间脉络。

  成书于1512年的正德《琼台志》中还记载道,“三亚水,在州东一百里。出白佛齐岭,经椰根、三亚村,通毕潭港,合临川港入海。”清代康熙《崖州县志》记载,“三亚水,州东一百里。出自佛斋岭,经三亚村,合临川港入于海。”

  康熙《崖州县志》成书于1694年,两本古籍相隔182年,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在于,一个曾经繁华的国际性港口——毕潭港消失了。

  明末清初,由于三亚河、水蛟溪携带的泥沙淤积,毕潭港开始淤塞,慢慢的,这一国际性港口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而它下游的三亚港则方兴未艾。

  老毕潭港淤塞,新三亚港淤成,可能是一个百年渐进的过程。何以端推测,清初虽然老港不能常年泊海船,但季节性大船、全年中小船都还是可以运作的,毕潭港或许到清末才完全湮废。“总之,这是河口常常演出的历史剧。”

  这部历史剧的背后,也折射出当时海南对外开放的包容,多元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共生,美美与共。

  漫步三亚河畔,恍惚间,脚下坚实的水泥马路都幻化为轻柔的水面,来自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的商船穿梭其间,乘风破浪而来;一艘艘满载中国丝绸与瓷器的商船,也经此穿过南海,远赴国外而去……

  新生

  演变为国家湿地公园

  在毕潭港旧址左侧的育林新路上,一块不大的界碑竖立着,上面镌刻了“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界”几个大字。

  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此处三亚河段如此绿意盎然、美丽动人,原来毕潭港旧址已经演变成为了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

  沿育林新路驱车前行,河边跳动的绿色跃入眼帘,美景应接不暇。不禁畅想,如千百年前的古人再次造访此处,是否也会惊叹于眼前的生态之美。

  毕潭港旧址对岸则是另一种现代之美,高楼林立,不少别墅群、酒店群聚集于此,一个新的商圈悄然崛起。

  沧海桑田,三亚河静静流淌,默默诉说着历史烟云中的点滴过往。曾经辉煌一时的毕潭港虽已不见踪影,却以另一种方式深深镌刻在岁月的年轮之上。

  ■ 本报记者 刘杰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