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侨乡专题—正文
分享到:
烈楼港|千年古渡闻潮声
2023年12月08日 17:17 来源:海南日报

烈楼港沿岸已成海口景观带。 本报记者 张茂 摄

  ■ 本报记者 梁君穷

  开篇的话

  大海之南,神奇之地。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千百年来,海南先民傍海而居、向海而兴、拓海而荣,形成了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海南日报文化周刊今起开设“深蓝”版,在这片“深蓝”里,有迷人的港湾、丰饶的物产、悠远的渔歌、独特的民俗,还有海岛人民世世代代与大海共荣共生的拼搏和探索。

  南溟奇甸,因海而生,因港而兴。在海南,港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深蓝”开篇将带您穿越时空的隧道,寻迹海南古港口。我们将从古港口的地理、生态、人文、物产、渔民故事等方面,挖掘和展示海南独特的海洋文化风情,感受海南古港口的文化魅力。

  “烈楼港,在县西北三十里烈楼都。水自五原铺下田涧流出成溪,至此与潮会成港……”循着史书上的寥寥数笔,去找寻烈楼港的位置。

  它在哪?是否还有痕迹?在海口市西海岸长香路附近,五源河入海口与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中间,一座高大石碑立于海岸椰林之间,上面“西汉烈楼港 伏波将军登陆处”几个大字写得分明,还描了红,生怕过路的人们错过与千年古港的邂逅。

  是这里吗?一个不大的港湾,停靠着几艘渔船,海岸像一个城市休闲公园,还有游人在散步。

  是这里了,有史书为记,有专家考证,有五源河为凭,这里就是那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港,这里就是彰显开放气质的文化坐标。

  融合 | 汉军登陆处

  踩着海岸的礁石,北望,海峡对面的建筑若隐若现,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烈楼港?是一处古迹旧址?还是一处旅游胜地?

  也许这两者都还不够,只有回望历史才能想得清楚。我此时踩的这一块礁石,眼前的这一片沙滩,可能在2100多年前的一天,也曾被一群手持大汉军旗的士兵所踩过。这只是他们南征的一站,他们只是面对一个新奇的地方,不会知道自己从船上走下的这几步,对海南而言是多么重要的几步。

  史载,西汉武帝时期,南越国发动叛乱,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朝廷派出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前往平叛。很快,南越国覆亡,汉军在追击的过程中登上了海南岛。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朝中央政府在岭南设置九郡,其中儋耳、珠崖二郡设在海南岛上。

  在此之后,海南与中原各民族的交往互动不断发展,以后无论多少文人士子,只要论及海南与中原的关系,无不要回到汉武帝时期的这一次行动,无不要回到这一个烈楼港。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所以,今天我们看待烈楼港,首先不得不从“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这一维度进行考量。汉军登陆烈楼港,开启了海南与中原更紧密的交流,正是中华文明“百川归海”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在这一自然的历史进程中,海南与中原各民族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强烈的共同体意识,以及共同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

游客在烈楼港石碑前注目。 本报记者 袁琛 摄

  和平 | 楼船布列处

  无论是西汉的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还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他们究竟有没有踏足海南,历史上众说纷纭,哪一方的说法都没有十足的铁证。但这并不妨碍烈楼港在两汉魏晋南北朝诸代成为海南岛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

  在中国,地名的由来往往与历史典故紧密相连,地名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烈楼”这一名称从何而来?明正德《琼台志》中,给了两个含糊的说法,一是“汉军渡海楼船布列之处”,二是“又似焚楼之意”,究竟是哪个,编撰者唐胄自己也说不清,干脆甩甩手,只留下一句“未知孰是”,你们后人争论去吧。

  所谓的“汉军焚楼说”,是说汉军登陆后,为表死战之决心,下令焚船,于是最后得到了胜利,烈楼港因而得名,颇有项羽破釜沉舟的味道。但许多学者考证后认为,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如果需要汉军破釜沉舟,那应该是一场不小的战争,但在史志中没有发现汉军登陆海南发生大战的记载,苏东坡也有诗说:“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另一方面,如果伏波将军麾下的汉军真是焚烧楼船、进行惨烈战争,何以古往今来海南各地的伏波庙香火不绝?何以人们对伏波将军感念千年?虽然历史无法完全还原,但也不应平白将一个“破釜沉舟战争地”的形象添加给烈楼港。于情于理,我们更愿意相信“烈楼”是“楼船布列之处”之意,这契合了人们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

  掸去“焚烧楼船”的尘烟,会发现,烈楼港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都是海南重要的港口,为海南与内陆交往互动提供便利。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今天的海甸岛、新埠岛还没有成形,烈楼渡(“渡”是渡口性质的码头,是港口的前身)是距徐闻最近的港口,史书上说从徐闻“那黄渡”出发,小午就能到烈楼港。虽然离城较远,但在物流不多、人流为主的时代,烈楼渡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

  开放 | 底蕴与未来

  唐宋之后,烈楼港因为远离南渡江,远离城市,加上海峡上物流运输更为繁忙,烈楼港逐渐让位于白沙津、海口浦等港口,但很长一段时期内仍作为私渡存在。直至后来被废,烈楼港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作为行政区划的烈楼也先后改名为那楼乡、长流乡、长流镇,“烈楼”这个名字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在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港也迎来了新气象。近年来,海口市启动西海岸改造,古港焕了新颜。古港海岸,绿树成荫,步道修葺一新。椰林下,市民散步、骑行、玩滑板;海边栈道,游客欣赏落日风光。

  古港旁还开设了名为“Origin”的驿站,建筑设计现代简约,营造出时尚气氛,白色的房子静卧在海边,年轻人在这里品尝特色咖啡,还可以配上精致的甜品小食,展示了现代都市的开放姿态。

  他们的前方,古港内停靠着捕鱼归来的渔船,身后,众多崭新建筑构筑了城市的模样。这些建筑中,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格外显眼,整体建筑造型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这是这座城市的美学新坐标,也是这座千年古港的另一种注释。

  烈楼港有着开放的文化基因,汉朝军队在这里登陆,开启海南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新步伐,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呢?千年前舟楫从这里驶出,穿行于琼州海峡之上,往来于四海八方,谁又能说这里不是一处彰显开放底蕴的文化坐标呢?

  时过境迁,古港废弃,但当我们重新去找寻、凝视,历史的余笔依然能为我们写出厚重的诗篇,体现对现实的观照。烈楼港数百米外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许多开放的盛会曾在这里举行,许多五湖四海的朋友曾在这里欢聚。单单是今年春天举行的第三届消博会,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个品牌“赴约”参展,体现琼岛开放的新活力。

  朋友,你若来到自贸港,来到这座开放的海滨城市,不妨踱步来此,品一杯咖啡,听一听海潮,潮声中,说的分明都是那千年古港的旧事与新生。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