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土尾村七十多名村民六年间无偿献血近四百人次
2022年02月11日 08:25 来源:海南日报
2月7日,土尾村村民组团赴省血液中心献血。海南省血液中心供图
2月7日,土尾村村民组团赴省血液中心献血。海南省血液中心供图

  王则谦展示无偿献血证书。本报记者 高懿 摄

  ■ 本报记者 高懿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是我们惯例到海南省血液中心‘拜年’的日子,也是咱们村开年第一次献血,参加无偿献血的家人们,这几天需要不饮酒、忌辛辣油腻的食物,为献血做好准备。”2月4日,在澄迈县金江镇土尾村村民微信群里,村民小组长王则谦将献血的消息发出后,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

  “那几天我的手机一直响,有报名参加献血的,也有首次献血想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的。”2月10日,王则谦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了村民积极响应献血号召的聊天界面。

  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是土尾村的优良传统,王则谦则是发起者。“土尾村大范围的无偿献血始于6年前,经常参加献血的村民有70多人,每年春节期间献血也成为村民们不成文的惯例。”王则谦乐呵呵地说。

  献血队伍中的“领头羊”

  24年前,一次与献血车的偶遇,开启了王则谦的义务献血之路。

  “1998年我在海口打工,有一天看到一辆流动献血车停在街边,在得知献血既能帮助他人,又对自己身体有益后,就立刻上车献血。”王则谦回忆说,以前,献血对许多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看热闹的不少,但上车献血的人却没几个。

  在这之后,王则谦逐渐对献血有了更多的了解,献血量也从每次200毫升增加到400毫升。截至目前,王则谦已无偿献血120次,献出全血1800毫升、血小板207个治疗量,曾6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一开始,王则谦没打算把献血的事情告诉家人和朋友,可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消息还是传开了。

  然而,村里村外开始有流言,“有人说王则谦日子快过不下去,都靠‘卖血维生’了。”土尾村一名村民向记者回忆道。

  “为了这件事情,我的家里人还屡次阻止我再去献血,担心我身体会吃不消。”王则谦对记者说。

  因为这个“误会”,王则谦开始向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普及献血常识。后来,王则谦再去献血时,身边符合条件的亲友也都会跟着他一起去。

  一己之力带动全村

  2016年,王则谦回到土尾村,并被推选为村民小组长。多年坚持无偿献血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村民知晓,不少人向他打听献血知识。王则谦也毫无保留,给村民讲解无偿献血的益处和注意事项。

  经过他屡次科普献血相关知识,很多村民的顾虑开始消除,主动加入献血队伍。

  土尾村村民王恩海是最早跟着王则谦参与无偿献血的“元老”。“当时也不懂为什么要献血,听说献血不仅能帮助他人,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有好处,就想着试一试。能帮助到他人,也算一件好事。”王恩海对记者说,为了能提高献血的成功率,每次献血前,他都会刻意注重饮食,滴酒不沾,确保血液健康。

  参与无偿献血的村民越来越多,可如何更好组织大伙儿献血,却成了王则谦头疼的事。

  “原来组织村民去省血液中心献血,较为麻烦。”王则谦说,为了能形成统一有效的行动,他与海南省血液中心协商,能否派一辆大巴车将村民们一同送往海口。

  “与省血液中心沟通后,不仅派了大巴车来接送我们,更是将献血车开进了村里。”王则谦对记者说,自2017年起,每年村里就又多了一项春节活动,那就是坐车去海口献血。

  但让王则谦记忆最深刻的还是2018年,海南省血液中心将献血车开进村里,200多名外嫁女在村头大榕树下排队献血的场景。

  “当时村里的大榕树下围满了人,村里200多名外嫁女相约从四面八方回乡参加集体献血公益活动。”王则谦回忆说,200多名外嫁女在村头大榕树下排起的献血长队,成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

  时至今日,王则谦看着村民们手中一张张红彤彤的献血证,他笑在脸上,甜在心里。现如今,除了王则谦外,土尾村已有许多人成了机采血小板的定期捐献者,70多人加入海南省“应急活血库”,随时准备为有需要的患者捐献出自己的热血。

  今年,土尾村的献血队伍进一步壮大。“新加入的村民有很多是在外上学或打工,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加入献血队伍。”王则谦对记者说,土尾村中常住人口只有500余人,但无偿献血人数比例却高达14%,共计献血近400人次。土尾村还被授予2018年—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一个人献一次血并不难,难得是坚持25年献血,更难得的是以一己之力带动这么多人一同献血。”海南省血液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土尾精神”要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乡村青壮年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本报金江2月10日电)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