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第8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嘉宾纵论: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互惠互利
2021年10月31日 08:33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 苏庆明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将怎样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这成为10月30日开幕的第8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关注的焦点。在论坛开幕式及“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体会议上,与会嘉宾纷纷发表看法。

 论坛现场,中外嘉宾认真聆听。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论坛现场,中外嘉宾认真聆听。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定位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周树春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举足重轻。“中国奇迹”是在几十年的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也必然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实现。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也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前途命运密切相连,利益交融前所未有。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才是正道。“中国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不会变,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不会变。”

  从历史经验和规律出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制度支撑“三个可持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要构建新格局,还是要依靠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梦奎表示,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格局,中国唯有坚定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高水平开放,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是中国自身的要求,也将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判断,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者、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预计未来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仍有望保持在25%至30%。中国与世界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应对危机,都需要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

  中国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不仅是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在供给侧实现自我科技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也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首要的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此,要处理好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优化科学发展大环境、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政府财政投入与社会多元投入、新型举国体制与创新生态系统等一系列关系。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正积极从能源、生产、消费、资金等多个方面着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他介绍,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中国银行计划未来5年对绿色产业提供不少于1万亿元的资金支持。

  除讨论中国如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外,论坛嘉宾还特别指出,在世界发展新情势下,要把塑造和传播中国“开放大国”形象,作为一项具有新的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任务。周树春表示,应加强对中国“经济全球化支持者”“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者”“全球发展公共产品提供者”形象的宣传,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