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陵水—正文 分享
陵水:疍家渔歌童声唱 浓浓乡情不相忘
2021年08月31日 10:34  来源:南海网

  编者按:

  海南民歌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来的传唱已成为海南最具特质的文化遗产和中华文化领域中的宝贵财富。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和海南省教育厅联合承办的海南省少儿民歌文化季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近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采访了几位正在为民歌传承而努力的人,通过他们的故事,传扬海南民歌文化,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能够关注到海南民歌文化,加入到传承民歌文化的队伍中来。

疍家渔船风光。

  今年暑假,陵水新村渔民小学的孩子们在一曲曲悠扬的疍家渔歌和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中,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教孩子们唱歌的老师李秋兰是新村人,自小在疍家渔船上长大。2020年,热爱疍家渔歌的她从外省回到家乡新村后,便无偿到学校来教孩子们唱疍调,闲暇之时,她还不断向老一辈的疍家渔歌传承人学习,考究并整理疍家渔歌词调,盼着能把疍家渔歌、疍家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渔民小学孩子们在渔船上唱歌。

  从小唱疍家歌谣长大

  “疍家人放歌赶海捕捞,好不豪迈;修船织网哼唱渔歌,好不惬意。正是渔歌给了疍家人在枯燥的海上生活中点缀了丝丝的甜意。”谈起疍家渔歌,李秋兰的双眼里立即闪现出兴奋的光芒,她说,对疍家渔歌的热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从小在疍家渔歌声中长大的李秋兰,对于疍调可以说是无师自通,会说话之后就会唱歌了,甚至自己学会的很多字,都是通过疍调来学的。“渔歌内容都是来源于渔民的生活、劳作,比如打到什么鱼都可以用唱的方式告诉另一艘船上的人,家里有什么高兴的事要告诉别人也是用唱来表达的。”李秋兰说。长大以后再听唱疍调,李秋兰发现疍调里面蕴含了许多生活的哲理,“例如有一首疍调写的是嫁女歌,内容是父母嫁女儿很不舍,但是出门前还是教她到了夫家要孝顺公婆、勤俭持家等等,这些都是疍家人祖祖辈辈传唱下来的生活智慧。”李秋兰说道。

渔民小学孩子们。

  疍家人放歌赶海,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海上捕捞以歌鼓劲,修船织网以歌提神,休闲时光以歌娱情,亲朋相聚以歌助兴,甚至在丧葬时以歌当哭,疍家渔歌不仅仅是一曲渔歌,还贯穿了疍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今的疍家人虽然身处城区,文化设施众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他们仍然热爱自己的传统民歌,对传承疍家渔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可以说疍家渔歌就是我们文化的根,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能把根给丢了,所以我一直坚持传播疍家渔歌文化。”李秋兰说道。

  致力疍家渔歌文化传播15年

  李秋兰回忆,与疍家渔歌传承结缘在于15年前。“当时年轻人都不唱歌了,都是家里的老人在唱,到现在唱疍家渔歌最年轻的也都有30、40岁了,20多岁的年轻人没时间没精力更没兴趣唱渔歌。尤其是随着疍家人由海上走向陆地,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很多疍家的年轻人、小孩子甚至都不会说疍家话,更不会唱疍调了,这对疍调的传承来说是很危险的事。”一直关注疍家文化的李秋兰意识到疍家渔歌传承发展的日渐式微,于是决定行动起来,让更多的疍家人了解并热爱疍家文化。

  李秋兰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录制了一些疍家渔歌在网络上传播,让她欣喜的是网友对这些歌曲还颇有兴趣。她首次上传的《水仙花》《我地疍家人》仅仅两天网络播放量就达一万多次。受到鼓励后,李秋兰更多地走进学校去教孩子们传唱疍调。李秋兰认为,疍家渔歌虽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它强大的民俗力量不容小觑,这一份疍家人独有的文化特色更不能被丢弃,应该让更多疍家人知晓和传承。

  盼疍家渔歌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现在疍家渔歌传承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年轻人对学习它没有兴趣,疍家渔歌即将面临断代的危机。李秋兰提出的“让孩子们尽快地学习疍调,了解疍家文化”这一想法与渔民小学校长王谨珠不谋而合,很快李秋兰就被邀请进校园教孩子们唱疍家渔歌,同时,为了能让更多人的关注到疍家文化,李秋兰还成立疍家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谨珠表示,下一步疍家渔歌将走进校园,特别是随着陵水黎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投入使用,渔民小学将每周设置两节课时,让感兴趣的孩子们学疍调,传承疍家文化。

  李秋兰认为,目前正在开展的海南省少儿民歌文化季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能让孩子们发展素质教育,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还能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民歌文化的传承中来,认识了解海南民歌文化。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易帆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