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丨施廷懋:越过至暗时刻,她成为"跳水女皇"
2021年08月16日 08: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5日电 题:(东西问•中国运动员)对话|施廷懋:越过至暗时刻,她成为“跳水女皇”

  记者 岳川

  两届奥运,四枚金牌。“跳水女皇”,成为属于施廷懋的又一张名片。

  她视跳水为一生所爱,跳水为她的一生奠基。

  东京奥运,即将年满三十岁的施廷懋成为继郭晶晶后,第二位在两届奥运会中包揽女子单、双人3米板共4枚金牌的运动员。然而这份荣耀背后,却饱含痛苦与辛酸。

  “让人变强的从来不是奥运金牌,而是通往奥运金牌的路途。”越过至暗时刻,施廷懋这样告诉世界。

  在近日与中新体育的对话中,这位“跳水女皇”分享了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东京奥运,得偿夙愿

  中新体育:奥运会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此刻回首,感受如何?

  施廷懋:这届奥运会能够举办殊为不易,首先要感谢东道主,让我们有机会去展现人生价值。

  这届奥运会,我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来到东京后,我的状态相比之前训练时要好很多。虽然比赛没有观众,但影响不会很大,我内心能够感受到祖国人民对中国队的支持。

施廷懋也成为继“跳水女皇”郭晶晶后,第二位在两届奥运会中包揽女子单、双人3米板跳水4枚金牌的运动员。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其实出发前我曾暗自发誓,一定要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奏响国歌,这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中新体育:当愿望达成,升国旗、奏国歌时,站在领奖台上的你心情如何?

  施廷懋:比想象中平静很多,我曾以为会无法控制自己而不停流眼泪。但真到了那一刻,就会很享受那种感觉。

  中新体育:跳水“梦之队”本届收获7金5银。作为领军人物,你如何评价队伍的表现?

  施廷懋:这是大家五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很不容易。我们整支队伍非常团结,携手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这份荣誉属于队中的每一个人。

  中国跳水队之所以能够成功,前提是刻苦训练,这是基础。“梦之队”是距离冠军最近的队伍,我们每天都承载着冲击冠军的压力,这也是一种动力。

  队中的年轻选手也很优秀,像张家齐、全红婵、陈芋汐,她们的起点非常高,我也很羡慕。因为在她们这个年纪时,我并没有达到类似高度。

在女子跳台跳水决赛中,年仅14岁的全红婵5个动作3个获得满分,最终以466.20分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领先总分最高的外国选手近95分。

  对她们而言,东京奥运会只是开始。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她们能够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刻苦训练。

  中新体育:三位“跳水女神”合影,这是本届奥运会的名场面之一,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施廷懋:那是颁奖典礼后,我准备接受采访时,突然看到郭姐(郭晶晶)在,就情不自禁地跑过去拥抱她。

  小时候看郭姐比赛,感觉她非常厉害,一直能站上最高领奖台。她是我的榜样,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国跳水贡献一份力量。现在我做到了,很想与她分享内心这份喜悦。我觉得在看我们比赛的同时,郭姐也会想起曾经的自己。她是过来人,所以更会感同身受。

郭晶晶和陈若琳。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这届奥运会,郭姐给予了我许多鼓励,陈若琳也帮助了我很多。我希望像她们一样,即使有一天不再是运动员,也可以继续为跳水做些事情。

  跨过至暗时刻,人生豁然开朗

  中新体育:你在获得单人三米板金牌后真情流露,当时是怎样一种感觉?

  施廷懋:我对自己要求很高,有时即便拿到金牌,也不会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我一直是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每场比赛。于我而言,那一刻的真情流露,是压抑太久后的一种情绪释放。

  因为疫情,我们去年处于封闭状态,与外界完全没有接触。这让我有些不适应,从情绪到身心等各方面都是。加之奥运会延期,那是我人生中很黑暗的阶段。

  我每天都很痛苦,但要坚持训练,还要起带头作用,整个人状态非常差,也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幸运的是,领导、教练、队友一直陪在我身边。

  中新体育:你是如何跨过这段至暗时刻的呢?相信这段经历对于其他人也会有借鉴意义。

  施廷懋:从个人来讲,就是重新去思考。我问自己:“你做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

  人在做每件事之前,都需要先问清楚自己。只有自己想明白后,在面对困难和委屈时,才不会抱怨。

图为施廷懋(右)在夺冠后喜极而泣。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对我而言,团队的力量也非常重要。我们队伍很团结,训练氛围非常好,相互间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加油”。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段话令我印象很深。生命中很多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但前提是要耐得住寂寞。你要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更重要的是,你要忍别人不能忍的气。

  想做不平凡的事,首先要忍常人所不能忍。想明白这些,我豁然开朗。

  中新体育:对你来说,这些经历意味着什么?

  施廷懋:这两年间,我沉淀了很多。在这段痛苦的日子中,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接受,学会了与自己和解。现在我追求的状态是让自己内心更平静,更贴合环境。

  经历这些也并不是坏事。它让我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她是“哲人”,也是“女皇”

  中新体育:最近隔离生活如何,腰伤有好转吗?这段时间不能接触水,会不适应吗?

  施廷懋:隔离生活很舒服。有时间和朋友聊天,分享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感受,很开心。

  作为跳水运动员,严格来说每天必须碰水。比如我,如果两三天不碰水,训练感觉就会不一样。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所以隔离期间,我就在房间里做一些拉伸和力量训练,以恢复为主。

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3米板跳水颁奖仪式,中国队包揽金银牌。图为金牌得主施廷懋(左)与王涵(右)手持国旗合影。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这段时间运动量不大,腰伤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不用担心。因为年龄和伤病的关系,我的恢复速度不及年轻选手,所以要把脚步放慢一些。

  中新体育:许多粉丝一直在关注你的表现,有看到大家的留言吗?

  施廷懋:首先还是想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我知道大家对我很关心,比如伤势、未来计划等。也有粉丝给我留言,希望我多分享一些隔离生活的点滴。

  平时大家也会通过私信鼓励我,每每读到,都会让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家可以多给我留言,我有时间都会看的。

  中新体育:你知道自己获封“哲人”称号了吗?因为你的回答总是富有哲理。

  施廷懋:大家对我的评价很高,我觉得这是一份责任。我希望可以把正能量传递给大家,这是我一直想做的。

  现在年轻人的压力很大,我觉得在人生道路上,还是需要鼓起勇气。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有时候逼自己一把,就会有很多收获。

  中新体育:粉丝称你为“跳水女皇”,对此有何感想?

  施廷懋:这也代表着一份责任。我热爱跳水项目,热爱这份事业。在我看来,态度决定责任心。

8月1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3米板跳水决赛中,中国名将施廷懋成功卫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重来一回,我还会选择跳水

  中新体育:能感受到你对跳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它是如何打动你的?

  施廷懋:我是从体操转练跳水的,那时还不会游泳。我印象很深,教练仅用10分钟就教会了我游泳,后来慢慢开始接触跳水。

  十多岁时,我开始外出比赛,代表家乡拿到冠军的时候,很有成就感。日积月累,这让我坚定了下一步的方向,也对自己更有信心。

  再到后来,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可以很直接地从比赛中感受到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及很难从其他地方获取的那种成就感。

  中新体育:这一路历经坎坷,有想过放弃吗?

  施廷懋:有过,特别是在去年那段很困难、很黑暗的日子里。

  其实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然后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既然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应当珍惜。我热爱跳水,为它付出了所有青春,我不想做一个半途而废的人。

当地时间7月25日,施廷懋(左)、王涵在颁奖仪式上。当日,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举行,中国组合施廷懋、王涵以326.40分摘得金牌。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中新体育:对你而言,跳水意味着什么?

  施廷懋:跳水给我的人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去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究竟在何处。

  我很感谢自己能够走上跳水这条路。如果重新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选择跳水。

  家庭、极光,这是她眼中的未来

  中新体育:隔离结束后,训练之外有何计划?

  施廷懋:我应该会回家看望父母,很久没有见他们了。

  我很感谢爸爸和妈妈一直以来的陪伴。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不在他们身边,一年365天,在一起的日子可能连5天都没有。但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一直非常理解我、支持我。

  中新体育:你怎样做到一直保持顶尖状态,未来还有何目标?

  施廷懋:坚持、专注、自律,如果想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我认为做到这三点很重要。当取得成绩与荣誉后,会有很多诱惑随之而来,这时就要把握住自己。

  至于未来,我还是先定一个小目标,把全运会完成好。

当地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3米板跳水决赛中,中国名将施廷懋成功卫冕。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新体育:平时有何爱好,喜欢收集什么?你的人生清单上还有哪些愿望?

  施廷懋:收集金牌算是一个(笑)。我很喜欢旅行,但现在没有时间。我想去发现这个世界上新奇的事物,这可以给我带来满足感。虽然也会去各地参加比赛,但由于安全等问题,基本都是酒店和赛场两点一线,所以会比较遗憾。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想去看极光,这是我人生清单上很重要的一项。除此之外,我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很契合的另一半。至于标准,阳光一些、有责任心,真诚、坦率也很重要。

  中新体育:何姿被求婚是奥运名场面之一,这也是你向往的吗?

  施廷懋:我可能不太一样,更偏爱旅行结婚。这种事情还得顺其自然,但我很憧憬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