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存在多处溺水事故高发区域 防溺知识要牢记!
2021年06月17日 08:13 来源:海南日报

  ■ 海南日报记者 计思佳

  入夏以来,天气日趋炎热,溺水成了威胁学生安全的“头号杀手”。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段是溺水事故多发区?溺水后如何进行紧急救援?近日,海南日报记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采访。

  据我省相关部门初步统计,学生溺水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和放学后,特别是暑期。溺水者年龄段集中在11岁至15岁,占比超过2/3,乡镇农村孩子占比较高,达90%以上。

  海口120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近几年的溺水事故来看,农村发生事故的数量明显多于城市。“城市拥有众多经营规范的游泳池,配有救生员等防护措施。而农村地区的孩子想要消暑,大都是三五成群去游野泳,安全没有保障。加上许多农村地区地处偏远,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力量短时间内很难迅速到达现场。”

  作为滨海城市,海口的白沙门海滩、假日海滩、西秀海滩等都是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天然海水浴场。但是,由于水情复杂、暗流涌动等因素,看似平静的大海也暗藏危机。海口假日海滩救生员黄文秀提醒,虽然海滩边都配备了救生员和救生设备,但是暑期人流量太大,家长一定要尽到看管孩子的职责。“有些家长让孩子下水游泳后,自己却在岸边玩手机,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此外,海口南渡江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地。“每年暑假,很多大人、小孩到南渡江游泳。”家住南渡江边的村民王培槐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南渡江里淤泥很多,一旦陷进去脚就很难拔出来。加上江里有挖沙船作业,水情非常复杂。

  在农村,无人监管的山村水塘也是一大隐患,不少农村溺水事故多发生在河流、水塘、水库以及建筑施工后形成的大水坑。

  记者梳理近几年我省发生的溺水事故后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溺水事故都有较为集中的高发区域。如果学生能远离这些区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溺水悲剧也许能相对减少。

  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院前急救专家付杰介绍,发生溺水事故时,若周围有掌握急救知识的人,能在黄金救援4分钟内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挽回溺水者生命的概率也将大幅提高。

  据付杰介绍,每周六上午9点,海口市120急救中心都会在海口万绿园椰城志愿者之家举办“急救微课堂”,普及急救知识,主要学习内容为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术等,有需求的市民可以免费参加。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截至目前,海口已在假日海滩、白沙门公园等多个公共场所投放了超过460台AED(自动除颤仪),我们期待现场的施救者能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使用AED,也呼吁更多的游泳馆能自行配备AED。”付杰说。

  (本报海口6月16日讯)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