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儋州—正文 分享
作家学者游儋州古盐田 感叹古人智慧高明
2021年04月30日 17:40  来源:南海网 
著名学者刘大先在了解石砚槽的作用。记者 钟瑜 摄
著名学者刘大先在了解石砚槽的作用。记者 钟瑜 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4月29日消息(记者 钟瑜 林文泉)4月29日,《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第一季活动参与者著名学者刘大先,游览了儋州峨蔓古盐田,感受儋州的古人在制盐过程中创造性智慧,以及展现出的生态文明理念。

  “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大家看我手里的这个盐是古法晾制而成的……”当天,刘大先走访峨蔓镇灵返村和盐丁村的古盐田,看到屋子里有晾晒好的盐时,现场为海南代“盐”。此外,在走访过程还对古人的制盐方法中所体现的智慧及当地的自然风景啧啧称奇。在观看制盐过程时,刘大先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抛盐泥,体验结束后他表示:“看着简单,实际需要熟练的技巧才能把盐泥抛得均匀。”另外,刘大还用手蘸了卤水池中的卤水进行品尝,品尝过后他表示,卤水的咸度和咸菜差不多。最后,刘大先还带走了一些当地村民晾晒的海盐,准备回家后让更多朋友品尝。

  据了解,峨蔓古盐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盐丁村委会,由位于盐丁、灵返、细沙、小迪四个自然村的盐田组成,总面积近35.88公顷(合538.2亩)。这些盐田广布于沿海潮间带,它们因盐民而生,与村落相伴,和周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高度融合。盐田、村落、红树林与海洋共同构成了具有生态意义和美学价值的海盐生产文化景观。

  儋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黄海兰介绍,中国古代的海盐制盐技术经历了直接煮海水为盐、先制卤后煮盐、先制卤后晒盐、直接晒海水为盐的四个阶段。峨蔓盐田是先制卤后晒盐的独特代表。据明朝万历《琼州府志》记载:“古时峨蔓属义伦县管辖,唐代容琼、宁远、义伦县各有盐场”。明洪武年间,儋州最早官方创办的盐场为兰馨盐场,盐丁、灵返、细沙、小迪盐田也归属兰馨管辖。

  集中连片的盐田,主要由晒盐地、过滤池、蓄卤池、盐槽、盐房和连接外部的盐道等设施构成,并因制盐工序的串联形成了完整的海盐生产功能体系。古老的制盐工艺为当地盐民世代传承,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海水灌田; 晒制盐泥(晒沙);过滤盐泥(收沙);冲洗盐泥获取卤水(过滤);晒盐。

  作为海岛地区土地使用与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儋州海盐生产文化景观反映了海岛地区居民与沿海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以火山海岸为基底、以盐田为基本形态、以玄武岩砚式盐槽和玄武岩铺砌盐槽为最易识别的生产载体,利用潮汐、季风和阳光等自然条件,发挥红树林缓冲固滩、净化海水的作用,展现了一个基于海盐生产的火山海岸潮间带资源利用系统。这一系统,得益于当地村民的创造性智慧和“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海岛生态文明的重要结晶。

  整体来看,以峨蔓盐田为代表的儋州海盐生产文化景观,是中国传统盐业持续、多元发展的重要例证,是中国南海海岛盐业的独特代表,能为延续至今的中国“海盐日晒”传统提供特殊的见证。在盐业专营的漫长历程中,依托于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人文积淀,儋州沿海地区保留了古老的“刮泥淋卤海盐日晒”生产传统。如今,这一传统因当地盐民持续至今的海盐生产行为和生态旅游带来的机遇重新焕发生机。

  “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当地村民用黄鱼茨的枝干来检测卤水池里的卤水浓度,浮起来则说明浓度够高,沉下去则说明浓度不足。”通过对儋州峨蔓古盐田走访和体验,刘大先表示,晾晒制盐是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的古老技艺,从中体现出人和自然在共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民间智慧。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