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分享
考古爱好者陈文平: 我的“考古”在路上
2021年03月29日 17:27  来源:海南日报  宋体

  记者 李梦楠

  平日里,陈文平是陵水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于三尺讲台迎冬夏,一支粉笔写春秋,在他的讲述下,历史的画卷在课堂上缓缓展开,求知的种子悄然播种于学生心中;而到了周末,一辆摩托车、一些简单的食物和水成了他的标配,他用脚丈量家乡的土地,去追寻一个个神秘的历史遗迹。



痴迷考古的陵水少年

  叶影婆娑,河水清澈,阳光下,河面泛起细碎的光,徐徐微风为静静流淌的陵水河更添几分婀娜。两岸,树木抽出新枝,嫩绿染上树梢,丛丛点点的木棉树上一朵朵木棉花或含苞待放或俏立枝头,团团簇簇,花红似火。

  陈文平的家乡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下园村便在这陵水河旁,他童年里总少不了陵水河的身影,“以前河的两岸没有护栏,只有沙子自然形成的河滩,岸边常有形状各异的贝壳、石块和瓷片,我们都觉得新奇,放学后大家常常三五成群来到河边收集这些物件。”陈文平笑着回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时与陈文平一起在河边嬉闹的伙伴逐渐有了其他的爱好,但陈文平却愈发对河边的石块感兴趣。1999年,正在上五年级的陈文平行走在陵水河边,一个上窄下宽,形似“凸”字的石块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个石块表面光滑,有明显锤琢痕迹,刃部通磨,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石块不一般。”

痴迷考古的陵水少年

陈文平(左一)和考古工作人员们的合照。

  回到家后,学过历史的哥哥告诉陈文平,他见到的这个石块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双肩石斧。没想到随手捡到的一个小石块,居然大有来历,年幼的陈文平第一次感觉到,历史距离自己如此近。

  之后,陈文平更加开始留意河滩上的石块,并陆续收集到了梯形石斧、石锛、双肩类等石器。2006年的暑假,陵水河进行了疏通改造,河滩上挖出了众多石器、大型砺石、木建遗迹等。想到由于地层关系打乱,今后这些历史或许将无踪迹可循,陈文平非常痛心。此时,适逢海南日报、南海网开展对海南文物的跟踪调查报道,并开辟了专门的历史文化专栏,为了不让家乡的历史就此埋没,他和同伴李国梁抱着试一试的心度,拨通了报社的电话。

  电话打通后的第二天,海南考古界专家郝思德就赶到了陵水,并通过对石器种类、制作程度的判定,认定那是一个具有较长延续时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命名为下园遗址。为了进一步揭开历史的迷雾,陈文平和李国梁把之前在陵河采集的文物捐赠给了陵水博物馆,之后他便前往大学就读历史专业。

  独自在路上“考古”

  毕业后,陈文平回到海南,在陵水中学担任历史老师。他仍心系考古,关心陵水的考古工作动向。“虽然当时已有考古人员来到陵水开展工作,但一想到可能还有许多遗迹未被发现,有些遗迹可能已经遭到了破坏,我就坐立难安。”

  陈文平说,虽然他不能进行考古工作,但可以像那次下园遗址一样,提供一些线索给考古所。

  于是,每到周末空闲时间,陈文平骑着摩托车,携带饼干、八宝粥和水,陵水、万宁、三亚,他走到哪里就调查到哪里。由于他不能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无法通过肉眼得知地下的分布情况,陈文平只能前往正在施工的工地,通过查看工地现场判断该处是否有遗址。“遇到河岸边沙堤海拔在6米至10米间,工地附近还散落着石器、贝壳,我就会拍照保存,第一时间向考古所报告。”

 陈文平“考古”路上骑行所用的摩托车。
陈文平“考古”路上骑行所用的摩托车。

  如何得知什么地方正在施工?陈文平说,除了向周边人打听,他还使用电脑卫星地图软件。“有点像看视频,通过地图就可以看出哪处在施工。”陈文平说,由于地图更新存在滞后,也不能清晰看出施工地详情,只能提供地标的大概参考,想知道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去现场。

  “当时还没有手机导航,我只能先在电脑上看好路线,把沿路上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记下来,在哪转弯,左边还是右边,都需要提前记录、规划好。”陈文平说,最久的一次,他骑摩托车花了差不多4个小时才找到地方。

  对考古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遗址现场,在一个个探方中进行工作;而对陈文平来说,他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了寻找遗址线索的路上。

  烈日酷暑下,陈文平行走在一处处标记点间,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又被风吹干。有时他可以顺利找到线索,但有时也会毫无收获,有时靠近农田,在查看时他甚至还会遭到一些村民的驱赶。

  但在陈文平看来,这些都不是事儿。“绝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挺幸运的,能发现遗址的线索,但如果没有找到,寻找的本身也是一种探险,没有到达那个地方,你就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可以说,我的‘考古’在路上。”

  探寻被湮没的辉煌

  如果你问陈文平,发现考古线索后,最想跟谁分享,他一定会回答:考古所的工作人员。

  每次,当陈文平寻找到遗址线索后,他就会第一时间来到位于陵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在的基地,和考古人员交流收集到的线索。一旦线索有用,陈文平就在前面骑着摩托车带路,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后面开着皮卡车,带着工具,奔赴现场进行勘察。

陈文平初次发现三亚英墩遗址的文化层断面现场。
陈文平初次发现三亚英墩遗址的文化层断面现场。

  有了线索,一起去求证,仿佛成了他们的一种默契。从最初的陌生,到之后的慢慢熟悉,考古所的考古人员发现,这个年轻人心细又执拗。

  考古所的刘业沣博士记得,每次陈文平带来贝壳、陶片等物品时,袋子里总有很多沙。“我们要在沙子里找陶片,沙子可比陶片重多了,但为了保护文物,他宁愿每次都重重地提着。有次,我们还从他带来的沙子中发现了很小的琉璃珠子。”考古所研究员傅宪国一直都记得夏天时陈文平放在摩托车后冰镇过的水,那是他专门给考古人员准备的;在考古所工作人员蒋新荣的记忆里,陈文平带来的圣女果总是那么甜,若留他在基地吃饭,他总是带来蔬菜和水果。

  虽然在生活中陈文平腼腆心细,但一到考古工作,他却很执拗。

  “遗址所在地其实也有规律,我们的重心一般会在比较符合规律的地方,但他不是,只要觉得可能有线索,他就一定要去看,几头牛都拉不回来。”刘业沣说,也正因为陈文平的‘拗’劲,他们才发现差点就被忽略的线索。

陈文平和考古工作者一起进行田野考古调查。
陈文平和考古工作者一起进行田野考古调查。

  傅宪国介绍,在陈文平提供的线索的帮助下,他们发现了陵水莲子湾遗址、走风遗址、黎丰坡遗址、三亚英墩遗址等众多具有考古研究价值的遗址。2016年初,以三亚英墩、陵水桥山和莲子湾为代表的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入选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荣获中国田野考古奖二等奖。获奖后,傅宪国专程从北京飞来海南,将获得的手铲纪念品送给陈文平。

  陈文平说,手铲虽小,但意义重大,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鼓励。“我能坚持找线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考古人员榜样的力量,每次线索有价值,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出动,这些都给了我动力。”陈文平记得,有次为了进行抢救性发掘,傅宪国爬上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近9米的沙堆上,这个场景一直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更坚定了他要坚持寻找历史遗址线索的决心。

陈文平、李国梁捐赠的文物——下园遗址出土石器(现保存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
陈文平、李国梁捐赠的文物——下园遗址出土石器(现保存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博物馆)。

  陈文平知道,仅靠他和考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把对文物保护、对历史挖掘的意识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是他最大的愿望。“除了日常教学,现在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文博社团,希望能给更多热爱历史的孩子一个平台,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