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正文 分享
专家:加快中国生物育种创新步伐
2021年03月21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宋体

  中新社三亚3月21日电 (记者 王晓斌)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3月20日—24日在三亚召开。与会中国政府官员、院士专家认为,中国生物育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一个时代的差距,在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进行的当下,中国需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步伐,实现种业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生物育种是利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方法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中国目前存在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两条技术路线。“十三五”期间,中国80%以上的审定品种是通过常规育种选育。

  “中国生物育种与国外先进水平有一个时代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介绍,外国有科学家将育种发展划分为4个时代,即农民选择时代,表型选择时代,分子育种时代,大数据智能设计育种时代,“国际一流种业已走向设计育种的4.0时代,中国种业尚处在表型选择时代朝分子育种时代迈进过程中。”

  万建民认为,生物育种步入品种智能设计时代,生物大数据渗透到生物育种全过程,转基因+全基因选择+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上述技术虽不是原创于中国,但是中国有能力开发和应用这些技术,“迈入设计育种时代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思想有没有进入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将育种技术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驯化育种,遗传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过去数年,李家洋团队通过设计育种,异源四倍体野生稻的驯化工作,力图使之成为高产优质高抗高效的新主粮作物。

  据透露,截至目前,李家洋团队已经成功改良了部分野生稻的性状。下一步计划用3—5年的时间,完成示范材料,在10年内培育出可用于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新水稻作物。

  “现代生物技术是在常规育种基础上创制育种材料、提高育种定向性、精准性。因此,要把两种育种技术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两条技术路线必须系统推进,相得益彰。”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认为,当前关键是要在保持常规育种优势的前提下,更加突出现代生物育种的创新和应用。

  万建民认为,中国种业产业要壮大和创新,必需有强大的种业企业。他建议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行新型举国体制,从基础研究、产品创制、示范推广、产业化等流程来培育新型有创新能力的种业企业。(完)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