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沙—正文 分享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 搬出深山奔新途
2021年03月10日 10:53  来源:海南日报 

  最近几个月,符进海觉得自己的时间明显“宽裕”起来——原先他骑摩托车送女儿到白沙民族中学上学,来回一趟至少要五六个小时,而如今只需二十多分钟便能搞定,节省下了大把时间。

  但他偶尔又会觉得时间不太“够用”——原先村里地处核心保护区,许多产业无法发展,他只能守着几十亩橡胶和益智度日,而如今村里新规划了菌菇、果蔬等产业,他开始田间地头忙个不停。

  如此变化,得益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工程的实施。

  2020年年底,包括符进海在内的118户498人从鹦哥岭腹地的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全部搬至约60公里外的牙叉镇高峰新村。“新村离县城近,交通方便!”符进海笑道,过去花在路上的时间,现在都用来发展产业,这让他觉得日子过得愈发充实起来。

  符进海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开启山外的新生活时,深山里的另一群“居民”也迎来了新生。

2020年12月31日,白沙牙叉镇高峰新村举行搬迁仪式。方山 摄

  搬出深山 安居乐业有奔头

  3月5日,周五,白沙思源实验学校的放学铃声刚刚响起,来自生态搬迁村高峰新村的学生符苏桓便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周末也能回家,这件事我可盼了好几年。”

  符苏桓说,过去老村离县城远,他只有在学校放寒假、暑假时才能回趟家,而如今新村离学校只有十几分钟车程,他终于也体验了一把在“家门口”读书的幸福。

  感觉到幸福的,还有高峰新村村民符秀梅——她终于享受到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符秀梅一家共有10口人,两个儿子早早成家,带着媳妇、孙子在白沙县城租房定居,另一个儿子几年前也已外出打工,逢年过节才会回家一次。“高峰村离县城太远了,孩子们平时根本不愿回来。”她还记得,几年前孩子们难得回来一次时,3岁的孙子突然发高烧昏迷不醒,急得一家老少哭作一团。

  “就算去乡卫生院,至少也得两个钟头,真怕他出什么意外。”符秀梅说,尽管那一次有惊无险,孩子们却明显心里有了“阴影”,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渐渐的,偌大的老式平房里只剩下符秀梅和丈夫符桂连两人独守。所以当得知高峰村将要启动生态搬迁时,渴望与儿孙团聚的他们,几乎是第一个投下了赞成票。

  “搬下了山,生计靠什么?”最开始,村民们也有过担忧。

  尽管老村囿于地处核心保护区这一特殊位置限制,打猎、砍树等传统生产方式不被允许,规模化的养殖产业也难以开展,但靠着山上的几十亩橡胶、益智林,多少也能维持温饱。

  “产业方面你们尽管放心,我们不仅每户按人口分配了林地、耕地,还会成立合作社,并预留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旅游、商业等后续产业。”帮扶干部的反复释疑解答,让大伙儿放宽了心。

  去年年底,高峰新村正式建成投用,符秀梅和同村其他117户村民陆续搬下山,住进了一排排红白相间的二层小洋楼。“党和政府说话算数,当初的承诺都兑现了。”符秀梅说,他们一家10口在安置点共分到了3套房子、100亩橡胶林和10亩耕地,“现在的日子,可比在老村时有奔头多了。”

  让村民们觉得日子更有奔头,是实现整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的基本导向。

  “完成整村搬迁后,我们按照‘政府+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模式引进了菌菇种植等产业,同时陆续为村民安排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并提供了相应的务工培训。”在高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志明看来,通过系列配套政策和举措,消除村民对未来生产生活的顾虑,幸福感提升了,人自然留得下来。

1月12日上午,在刚刚完成整村生态搬迁的高峰新村,村民王海珊(左)蹲在菌菇种植大棚的田垄旁,聆听基地技术员讲解菌菇栽培技术。阮琛 摄

  创新做法 搬迁工作稳推进

  符秀梅和其他117户村民,并不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的人。早在2017年,高峰村下辖的道银、坡告2个自然村30户142人便率先走出深山,搬到了距离白沙县城不足20公里的银坡村。

  “你能想象吗?直到2015年,我们这2个自然村依旧不通公路、不通电力、不通通信网络,家家户户基本都住着泥墙铁皮顶房。”符志明说,常规的扶贫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有关部门及学者反复论证,最终他们与村民达成共识:下山,才是治本之策。

  如今4年过去了,搬出大山的30户村民没有一人回迁,更全部实现脱贫。“村民们盘活荒地发展咖啡、菠萝蜜、水果椰子等种植产业,外出务工、考上大学的人也越来越多。”符志明认为,正是坡告村、道银村的首轮生态搬迁试点成功,才让高峰村的第二轮生态搬迁工作推进得如此顺遂。

  高峰村生态搬迁的故事是一个启示,让位于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其他市县借鉴之余,又因地制宜地摸索出更多可供借鉴、值得推广的创新做法。

  位于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的五指山市畅好乡保国村毛庆村民小组,距离市区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村子偏僻,发展产业始终受限。”得知毛庆村被纳入生态搬迁范围,村民黄泽宁的第一个反应是“兴奋”,但很快又冒出了种种顾虑。

  政府算的是“生态账”,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最关键的是要算清“经济账”。搬去哪儿?搬家后怎么生活?补偿能不能到位?一系列关乎移民生计的问题被汇总收集,最终形成了一份详尽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市生态搬迁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五指山市共5个自然村143户491人被纳入生态搬迁范围,将集中安置至城区旅游山庄附近,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配置商业铺面、引导产业聚集等举措,解决搬迁群众的后续生产生活和就业等问题。

  “这里靠近城区、交通便捷,搬迁群众可就近就地就业。”五指山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圣算了一笔账,要是将安置点底层建筑作为临街商铺出租,预计每户每年能有7000多元的租金收入。

  目前,安置点施工现场的工程设备及施工团队已就位,正抓紧推进项目建设。

  从山区搬到城区,改变的不仅是户籍,更涉及搬迁群众生活方式、习惯的转变和城市社会心理变迁等问题。

  “东方市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项目任务较重的市县,共涉及142户570人,全部位于东河镇苗村。”东方市东河镇有关负责人坦言,本次搬迁涉及的群众全部都是苗族同胞,祖祖辈辈聚居于此,存在一定的安土重迁思想。

  尽管有“阻力”,但当地政府在搬迁动员中充分征求搬迁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进行规划选址、安置房建设等工作时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如今正逐渐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确保生态搬迁工作顺利推进。

  共建共享 人与自然互依存

  根据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相关总体规划,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生态搬迁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试点搬迁,2019年9月启动白沙县3个自然村共118户498人整体搬迁,2020年已完成;第二步对保护区内剩余8个自然村352户1387人实施生态搬迁。两轮搬迁共涉及白沙、五指山、东方、保亭四个市县,计划2021年完成全部470户1885人生态搬迁。

  人类活动逐渐退场,为野生动植物“腾挪”出更多生存栖息的空间。

  “才短短4年多时间,村庄旧址已然与周边原始山林融为一体。我们路过时,经常能看到松鼠、蛇活动的踪影,不时还能看到野猪新鲜的排泄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负责人刘磊介绍,自道银、坡告两个自然村完成搬迁后,白沙相关部门陆续拆除村庄旧址的房屋建筑以及附属物,并因地制宜地补种重阳木、五味子等适合本土生长的树木,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人为修复为辅,村庄旧址区域生态涵养功能正得到持续恢复。

  如今,新一轮的生态搬迁工作有序推进,意味着“人退兽进”的故事还将续写。

  但不容忽视的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1/7,范围涉及全岛9个市县。人的生存无时无刻地与自然环境交织在一起,除了搬迁这一条路,其他社区百姓又该如何与国家公园共处?

  翻阅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相关规划,会发现社区福祉与生态保护早已被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综合评估社区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情况等基础上,国家公园内社区分为搬迁型、服务性和旅游型,外围社区也将利用其区位优势进行适度开发,承担起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的访客中转和集散功能。

  “在引导核心保护区的群众逐步迁出的同时,我们正围绕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合理划定国家公园内及周边区域的功能分区,实施差别化保护管理方式,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合理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夏斐介绍,与周边社区共融共建,事实上这一项工作早已有尝试。

  以鹦哥岭为例,该保护区周边社区涉及7个乡镇19个村委会103个自然村约2万名群众。2008年,保护区与周边19个村委会签订保护区内的集体土地共管协议,摸索试验了稻鸭共育、复合耕作、生态养蜂、林下混种等一批适合本地社区的农业项目,并在周边社区招聘了一批有威望、对保护区熟悉的百姓作为管护人员和社区协调员,逐步引导他们参与到国家公园的建设、管理与保护中。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生活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的百姓逐步建立起和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与“山水林田湖草”形成一个真正的“生命共同体”。

  链接

  白沙高峰村生态搬迁经验

  做法

  1、做好思想引导和答疑解惑工作,确保村民“搬得出”。一方面针对村民“故土难离”的思想,发挥村民身边人的带动作用进行引导教育;一方面针对村民“怎么搬”“搬出后怎么办”的疑惑,多次走访座谈,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并及时出台相关文件予以明确。

  2、强化住房和配套保障,确保村民“留得住”。整合资金新建59栋小楼,预留庭院经济发展空间,配套建设文化室、篮球场、酿酒间等配套设施;村民子女在县内公办学校就读高中的,免除学杂费和住宿费。

  3、强化用地保障和产业就业帮扶政策,确保村民“能致富”。创新生态搬迁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新模式,回收村庄旧址7601亩集体土地,给予村民一定的经济作物补充后,调整为国有土地;将海控集团5349亩国有土地和白沙农场集团283亩土地收回置换划拨用于村庄新址建设;给予搬迁村民人均10亩丰产橡胶,打造占地4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分红18万元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将50岁以下村民纳入全县就业劳动技能教育培训计划,保证每户有1名以上劳动力接受培训,并引导村民到附近基地、茶厂务工;对符合条件的村民,按每户1人吸收为护林员,同时继续享受每人每年600元的森林生态效益直补政策。

  成效

  1、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通过拆除村庄原址村民住房,进行生态修复,有力保障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和南渡江源头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新村选址在距离县城较近、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覆盖到位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2、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互促”。在搬迁中注重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相促进,安置新址实施装配式建筑,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节能环保设施,并通过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政治等抓手,实现从砍柴烧火到使用清洁能源,从畜禽无序散养到林下圈养,从制干胶卖胶片到直接卖胶水,从靠橡胶的“单一”收入到橡胶、绿茶、食用菌、务工、庭院经济和生态旅游的“多元化”收入,让村民形成以保护生态谋发展、利用生态促发展的理念。

  3、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转变”。在搬迁中,加强环保宣传,潜移默化推动村民向良好生态理念和生态生产生活转变。思想上,由原来不理解、不配合生态保护工作转变为懂得生态保护意义并主动参与;行动上,由原来无序索取生态资源转变为自觉维护、合理利用;生产方式上,由原来传统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一二三产融合,农民也从单纯的“割胶工”转变为“割胶工+服务员(工人)”“割胶工+护林员(河道管理员)”;生活习惯上,村民由原来不懂卫生知识、不爱卫生转变为关注卫生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切实形成绿色健康、现代化的生态环保思想和生产生活方式。

  原标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搬迁,470户群众将陆续下山安居 搬出深山奔新途

编辑:李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