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视频—正文 分享
山东17岁少年研究蚂蚁获“中国青年诺贝尔奖”
2021年01月11日 17: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说起蚂蚁,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个头虽小,但依靠着勤劳与智慧,能抬起比自身重量多出数倍的食物,因此蚂蚁也成为不少人研究的对象。近日,山东济南一位17岁少年凭借研究蚂蚁,斩获素有“中国青年诺贝尔奖”之称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金奖。这位少年名叫黄一帆,是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

  【解说】1月8日,记者在黄一帆的家中看到,宾氏长齿蚁、艾箭蚁、玉米毛蚁、收获蚁等多个种类的1000多只蚂蚁都成了他的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研究蚂蚁,他用试管与塑料瓶等材料模拟出了真实的蚂蚁巢穴,供蚂蚁生存。每个模拟的巢穴,都由一只蚁后,百余只工蚁、兵蚁组成。黄一帆告诉记者,自己研究蚂蚁已有8年时间。

  【同期】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学生 黄一帆

  我喜爱蚂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和我在观察大自然时,发现的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但是蚂蚁它们生活在同一个巢穴里,有它们自己的分工与合作,就像我们人类的社会一样,所以我对这种生物是格外感兴趣的,自己渐渐地产生了去饲养,去研究它们的想法。

  【解说】最初养殖蚂蚁时,黄一帆只是观察它们觅食、打架、繁殖的行为。在观察的过程中,他发现蚂蚁的视觉和嗅觉非常敏锐,它们可以凭借着敏锐的视觉进行同巢和异巢的识别。因此,黄一帆于2020年开始着手准备《探究蚂蚁基于视觉的巢间识别能力》的研究课题,以证实自己的推测。

  【同期】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学生 黄一帆

  我在最近的几个月受了一些启发,做了一个研究。有一些蝴蝶的幼虫之类的,(以及)其他昆虫会混到蚂蚁的群体里,去吃它们的卵,对巢群产生一些损害,蚂蚁这种进化压力就迫使蚂蚁进化出了一个使用视觉去识别同伴的能力,用视觉识别出那种生物并不是它们的同伴,然后去进行驱逐。

  【解说】当日,为更直观地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黄一帆现场展示了一个试验,他用镊子控制住一只蚂蚁的腿,再用双头牙齿探针将蓝色的丙烯画颜料涂抹在蚂蚁的腹部,等待颜料晾干后,再把它重新放回巢穴中,观察巢穴中其余蚂蚁对染色蚂蚁的反应。

  【同期】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学生 黄一帆

  我的研究成果发现,蚂蚁是具有基于视觉的巢间识别能力的。它们会对被染成黄色或蓝色的其他工蚁产生一个攻击性,而且它们会慢慢地接受这种新的视觉特征,比如说一个被染黄的蚂蚁,刚开始会被攻击,后来其他蚂蚁会用很长的时间用嗅觉去确定它的身份,在确定它的身份确实属于巢群之后,巢群便会接纳这种新的被染黄的视觉特征。

  【解说】经过不懈努力,黄一帆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金奖。他的外公韦永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初,外孙养蚂蚁,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蚂蚁很不卫生并且研究蚂蚁会耽误学业。但现在家里人逐渐转变了看法,为他感到骄傲。

  【同期】黄一帆外公 韦永忠

  从一开始就是在外面买,满屋子爬得都是,他妈妈也说比较反感,后来说也不管用,他就慢慢地进行试验,后来看试验得很好,蚂蚁成群,我也经常去那里看一看。

  【解说】目前,黄一帆正处于关键的高三阶段,为了保证学业和研究互不冲突,他选择在周末进行研究、观察。黄一帆说,接下来,他将自然科学或者神经科学作为未来的专攻方向,坚定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杨飞 济南报道

编辑:陈少婷